钢筋水泥筑起的圆筒形粮仓正在经历改造。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当代艺术的集散地。摄影袁婧
走进位于民生路3号的民生码头,两座相连的高大筒型建筑———万吨级粮仓一定会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一座八万吨的散粮筒仓曾是亚洲最大容量的散粮筒仓,也是黄浦江沿岸中心段唯一保留的大型筒仓式建筑。
钢筋水泥的粮仓宛如一张灰白色调的老照片,相当“霸气”的外表透露着往昔码头的繁忙景象。如今,民生码头正在经历一场蜕变,很快,一个当代艺术的“集散地”就会在这里出现。
昔日“蓝烟囱码头”
翻阅民生码头的历史,一个叫做“蓝烟囱”的名字出现在记者的视野里。浦东的第一个外商码头始建于1850年,今塘桥地区。至1866年,浦东沿江已经有立德成、广隆码头以及李白里栈、瑞祥栈等11个码头仓栈,到1906年发展到27个,增加了一倍半;1926年,浦东沿江的主要码头仓栈已达37个,其布局之密,几无隙地可觅。在这些码头中,知名度最高、设施最好的当属英商蓝烟囱码头。
1902年,英商投资的太古轮船公司组建了蓝烟囱轮船公司。公司成立后不久,就在现浦东东起洋泾港与西至民生路之间的江边购得土地,着手兴建码头。由于该公司船队的烟囱统一漆成了蓝色,“蓝烟囱”不仅作为公司的名称,也成为新建的码头的名称。
第一、第二号泊位建于1908年,1920年至1940年又续建了第三、第四号泊位。蓝烟囱码头的建造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码头仓库技术,不仅安装了轨道移动式吊车,而且建有危险品仓库,用以储存军火,成为上海港第一座危险品专用仓库。
码头建成后被公认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码头,也是远东首屈一指的新型码头。其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一规模大,码头全长750米,可同时停靠万吨级远洋船4艘;二结构先进,用英国进口的钢筋、水泥建造的11座仓库中,有2座是四层仓库,配有上海最早使用的仓库升降机,以及先进的防火防爆设施。
映射城市建设水准
解放后,蓝烟囱码头由上海仓库公司接管,1953年3月移交给上海港务局二区,并建立了上海港民生装卸公司。于是,民生码头成了一个全新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1973年5月开始,经过多次改造,民生码头被改建成上海地区唯一的散粮、散糖专业化码头,其装卸工艺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水路系统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专用码头。
如今,民生码头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岸线总长937米,保留的建筑总量为97000平方米,大部分单体建筑为1907年至1925年间英商所建。从外观上看,这座码头的历史“基底”犹在,两座相连的高大筒式建筑—————容量分别为4万吨和8万吨的粮食筒仓守立在江畔,曾服务于米、糖这两项攸关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货物。
黄浦江畔的码头不仅是上海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也是海派文化与都市生活图景的独特语言,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业内专家看来,民生码头的建造技术与材料直接映射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准。
转型激发区域活力
2016年,民生码头的景观和其他市政配套工程已经竣工,部分建筑的改造也已完成。今年,通过对民生码头旧粮仓的更新利用、高桩码头平台贯通道路、水上艺术展览和文化展演等,让滨江东岸贯通工程和浦东城市发展呈现新的面貌。
计划于10月中旬启动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就已经把主展场定在了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室内外空间,展期三个月。这次主展览将借助“空间艺术季”活动平台,探索民生码头地区复兴策略,进而推动民生码头的整体转型及功能升级,提升民生码头及滨江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激发这片区域的活力,打造“文化+生活”集聚区,形成新的文化热点。
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作为重要的工业遗产,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历史底蕴深厚。2017空间艺术季选择8万吨筒仓这座老建筑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市民享受公共空间、欣赏公共艺术的平台,也将加深市民对于上海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思考未来上海发展的方向。
民生码头作为上海滨水空间的一部分,其改造将作为具体的案例来呈现如何连接和重整原先断裂的城市空间,构筑开放平台,以提升黄浦江两岸开放空间的潜在价值,促成更多有着相似“连接”性的未来公共空间。
下图自左至右依次为:工业遗存为即将亮相的滨江沿岸留下了历史的痕迹;20世纪初由英商建造的仓库,如今正被改造成一个个创业创新中心;亲水平台为市民提供了舒适怡人的休闲场所;浦东滨江东昌路渡口段已开放的漫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