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名儿童在上海外滩的一台水雾降温机喷出的水雾中享受清凉。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本报讯 (记者张懿)昨天入伏,天气也非常“应景”。上海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最终冲到了38.0℃,创出年内新高。气象部门表示,未来三天,上海高温仍将超过37℃,而导致持续高温的副热带高压估计要到7月下旬才会有所减弱。
昨天本市气温在7点15分就突破了30℃。9点08分,上海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10点54分升级为橙色。徐家汇气象站测得的全天最高温为38.0℃。各区气象站中,闵行、松江、嘉定、青浦、浦东的气温都突破了37℃。最凉快的奉贤也有35.7℃。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张瑞怡告诉记者,结合现有气象资料分析,未来10天,上海将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温在35℃以上。其中,今天起到本周六,极端最高气温将超过37℃。根据一些气候预测模式,副热带高压直到7月下旬才会减弱东退,届时,本市高温可能有所改善。
昨天是今年上海出现的第六个高温日。自7月5日出梅以来,仅有两天本市最高温低于35℃。今年7月高温日总数要冲击历史纪录,可能性不会太大。2013年,上海在7月出现了25个高温日。
■相关链接
“加长版”三伏一定热?未必!
昨天入伏。得名于“初伏”“中伏”“末伏”这三阶段的三伏天,在一般人印象中,每“伏”持续10天,加起来就是30天。但今年的三伏共有40天。联想到近阶段持续的酷热,或许你会问,今年的高温和“加长版”三伏有关联吗?
答案:否。
三伏的持续时间,事实上和天气没多大关系。三伏是中国古代根据当时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在古代,人们利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纪日,60天一循环,这也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入伏的规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持续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也持续10天。而“初伏”与“末伏”之间的就是“中伏”。
由于夏至和立秋是由地球公转决定的,每年大致固定,不同年份只会相差一两天。因此,按入伏规则推算不难发现,如果夏至后首个庚日出现得晚,入伏就会偏晚,初伏与末伏就会比较接近,留给中伏的“空间”一般就只有10天。如果庚日早早到来,那么中伏就得持续20天,从而形成总跨度40天的三伏。
而庚日出现的早晚,和天气、天文没什么相关性。就好像如果月初正好遭遇周六,那么这个月份就可能出现五组双休日,但这只是数字上的巧合,并不代表这个月特别漫长,或是这个月特别不适合工作。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说,实测气象资料也证实三伏天长短和上海的炎热程度、高温日多寡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她举例说,2009年,三伏天也是40天,但中伏和末伏没有出现35℃以上的高温。1999年,三伏天同样达到40天,但该年的伏天里甚至没有出现一个高温日。
对上海来说,决定夏天高温的是大气环流、特别是副热带高压强度。但副热带高压并不会翻看农历来决定自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