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青
什么样的医护人员,最受老百姓认可和欢迎?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一颗“仁心”。第二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日前揭晓,10人荣获“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10人荣获提名奖。今天,上海医师协会将举行表彰大会,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仁心医者”。
病人的需求是医生创新的动力
超负荷工作使他曾长期遭受椎间盘突出的病痛折磨,但是每逢复杂高危病例,他仍坚持指导手术,为手术保驾护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葛均波用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者仁心。为了让更多患者用得起冠脉支架,葛均波在国际首创的“逆向导丝技术”成为攻克冠脉CTO病变的利器,让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他创制我国首例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每年可为患者节约费用超过10亿元;他创建华东地区首条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救治“绿色通道”,成功抢救重危患者超过2500例,成功率96%以上。
为了让更多患者通过康复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康复科主任杨坚倡导“全人康复”新概念,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康复治疗过程,采取全方位检查、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让病人的潜在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作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院长,吴凡带领团队率先开展腹泻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综合监测,创造性地开展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首次在我国建立大型老年人健康研究队列;她带领团队有效应对多起H7N9人感染禽流感等突发事件。
要有好医术,更要有好医德
“一个医生好不好,不但要看他的医术,更要看他的医德医风,还要看患者的评价。”这是长征医院麻醉科主任袁红斌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大力提倡简约化麻醉,在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一律不用价格昂贵、疗效不确切的辅助药。这一举措切实降低了麻醉费用,让手术患者得到了实惠。
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市六医院骨科张伟医生经过近8小时奋战,成功实施西藏地区首例颈椎前后联合入路骨折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完成手术后,张伟累得整整躺了三天,用他自己的话说:“用我倒下三天,换他一辈子行走,值了!”他曾先后参加援疆医疗队、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踏上医师岗位至今,他已接诊5万余名患者,完成了1万多例骨科手术。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龚利,在传承丁氏推拿流派独特手法基础上开展“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骨关节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与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他更将爱心撒进社区,主持“健康行走”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10年,惠及数万名社区居民。
扎根远郊和基层,当好健康“守门人”
浦东医院院长余波带着团队进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并自主研发可远程精确控制血管介入数控机器人系统。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制订医院发展战略,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提出医疗卫生协同网理念,让一所基础相对薄弱的远郊医院成长为区域医疗中心。目前该院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唯一医疗保障单位,为居民提供国际化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我们不仅要当好患者健康‘守门人’,还要做好患者医疗费用的‘精算师’。”静安区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长陈晨说。有一次,李老伯在体检中发现大便隐血呈阳性,想到大医院去做PET-CT,可是李老伯属低保人群,难以承受自费检查费用。陈晨仔细问诊后发现,李老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凝药物且剂量偏大,可能会导致大便隐血阳性,为此她建议老伯先停药一周之后再复查。一周后,李老伯的大便隐血复查果然为阴性,这为老伯节约了一笔可观的开支。
120急救中心被称为临床医疗战线“桥头堡”,作为一名急救医生,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的盛凯辉医生与急救工作者一起,承担着闵行区250多万居民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是院前急救的主线,在120这条生命线上,保障延续患者的生命是她工作的全部。
一些边远地区的医生缺乏规范的专业培训,这让华山医院骨科主任姜建元教授很着急。为此,行医执教31年的他创新打造的“华山骨科应用解剖系列培训课程”已成为全国医教协同的品牌,让边远地区的患者也能在家门口获得同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