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探险队正向珠峰峰顶进行最后的冲刺。如今随着商业的介入,攀登珠峰的难度越来越小。东方IC
本报记者王卓一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直是登山者渴望征服的目标。近年来,商业珠峰探险活动蓬勃发展,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春季登山季里,共有373名登山者获得了从南坡登顶珠峰的许可,系人类1953年首次登顶珠峰以来最多的一次。加上为登山者配备的向导,今年登山总人数达到了800人。其中既有攀登高海拔山峰经验并不丰富却受鼓动而来的“菜鸟”,也有耄耋老人。
原本人迹罕至的珠峰,如今竟变得“人山人海”。有专家警告,珠峰容纳的登山者数量已超载,由此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登山者随地丢弃的垃圾长期无法得到回收处理,使得珠峰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2015年地震造成登山人数叠加效应
每年4月至5月是攀登珠峰的最佳时节。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今年的春季登山季,尼泊尔政府向373名登山者颁发从南坡登顶珠峰的许可,创了历史新高。加上当地的夏尔巴人向导,这个登山季的登山总人数达到800人。尼泊尔政府高级官员德加·杜塔·达卡尔向德新社透露,今年共有42支探险队获得了尼泊尔文化旅游民航部的攀登珠峰许可。去年,则有来自34支探险队的289名登山者获得准许。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强烈地震,许多登山者被迫放弃攀登珠峰的计划,由此造成的叠加效应是2016年和2017年登山人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今年更是迎来了登山人数的集中喷发。
目前攀登珠峰的路线主要有两条,北坡路线在中国境内,南坡路线则位于尼泊尔境内。比起环境凶险的北坡路线,南坡路线的挑战难度相对更低,多数登山爱好者都会选择在尼泊尔境内向珠峰峰顶发起冲击。
2011年,一名德国登山者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数百名登山者同时向珠峰峰顶进发,形成了一条“人蛇”。照片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珠峰登山人数过多引发的安全问题和环境压力,也在此后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尼泊尔登山协会主席昂·策林·夏尔巴解释道:“每个登山季平均只有三到四天拥有适宜的气象条件,允许登山客们攀登珠峰峰顶。”今年的800名登山者挤在几天内向峰顶发起冲锋的话,问题就会变得非常严重。
拥堵会对登山者生命造成很大威胁,登山者停着不走或缓慢移动,不仅浪费宝贵的氧气资源,还会造成冻伤。2012年5月19日,海拔8790米、从南坡登顶珠峰的标志性地貌“希拉里台阶”发生严重拥堵,造成众多登山客滞留两个多小时。当天有234人成功登顶,却有四人不幸遇难。迄今为止,已有至少260人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罹难。据美国登山家艾伦·阿内特介绍,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有6.9名登山者长眠在世界之巅。5月2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今年死于珠峰攀登的登山者已达到10人,但尼泊尔政府随后声明,他们只能确认五例死亡案例。
“菜鸟”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当儿戏
在今年获得尼泊尔政府登顶许可的登山者中有部分是新手。有媒体把攀登珠峰渲染成一项时尚活动,这些新手因此趋之若鹜,简直拿攀登珠峰当买票游园一般。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人还越来越多。
今年4月,英国登山家蒂姆·莫斯戴尔在珠峰南坡大本营附近见到了一些登山“菜鸟”,在莫斯戴尔的“脸谱”珠峰探险主页上,他表示自己目睹一些人“不遵守基本的安全原则”。他写道:“有些人的登山背带都要他们的夏尔巴人向导系上,有些人第一次使用高海拔登山必备的冰爪。”为了举例说明他看到的问题,莫斯戴尔还贴出了一张图,这张照片是一名登山者在攀登珠峰以南3公里处、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的半路上拍摄的。图中的登山者连头盔都没戴,随身物品从背包中溢出,冰爪也穿错了脚。莫斯戴尔警告,拿攀登珠峰当儿戏的人不仅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还会将整个登山团队置于危险境地。统计数据显示,登顶珠峰的死亡率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5.6%,降到了现在的1.5%,美国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因而在畅销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中写道,这些数据会令登山菜鸟们对攀登珠峰这项极限运动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2015年,为保障登山者安全,尼泊尔政府曾提议要求攀登珠峰者此前须有攀登海拔6500米以上高山的经历,并禁止18岁以下和75岁以上人士参与攀登珠峰。时任尼泊尔文化旅游民航部长克里帕苏尔当时表示:“我们不能让每个人都上珠峰,如果他们身体上或精神上不适合的话,这无异于合法自杀。”但这样的提议须经由内阁投票通过,还涉及到修改尼泊尔现行法律。时至今日,这样的提议在政局不稳的尼泊尔依旧只是提议而已。
今年5月6日,即将年满86岁的尼泊尔老人谢尔占在珠峰南坡大本营去世。2008年5月25日,时年77岁的谢尔占从珠峰南坡登顶成功,成为登顶珠峰最年长者,这一纪录于2013年被80岁的日本人三浦雄一郎打破。谢尔占本想今年再度挑战登顶珠峰最年长者纪录,未料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尼泊尔政府有关攀登珠峰的年龄限制能够得到及时执行的话,谢尔占老人的死原本是否可以避免?
尼泊尔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4年,旅游业创造的产值占该国GDP的8.9%,而登山又是尼泊尔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颁发珠峰登山许可获得的财政收入对这个穷国而言弥足珍贵。每个珠峰登山许可都需要至少1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食品、旅游保险、登山装备、空运、雇佣人员劳务费等费用。因而也有人怀疑,在利益诱惑面前,尼泊尔政府是否真正有动机去限制攀登珠峰的人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攀登珠峰人数增加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垃圾的增多。自从1953年人类首次登上珠峰以来的60多年内,登山者们在世界之巅留下了无数垃圾,把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珠峰上的垃圾包罗万象,包括绳索、梯子、帐篷、玻璃罐、易拉罐、饮料瓶、塑料布等……连攸关登山者性命的氧气瓶,用完后的唯一选择也是丢弃。珠峰上另一种“特殊垃圾”是遇难者遗体。珠峰的全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遇难者遗体因此得以完好保存。由于将遗体运回山下不仅危险,而且耗资巨大,大部分遗体都会留在出事地点。
珠峰上堆积了几十年的垃圾严重污染了世界之巅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珠峰临近地区还有不少人依赖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水作为生活用水,珠峰这个“高高在上”的垃圾场,对于临近地区民众的身体健康同样是个隐患。
为解决珠峰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从2008年开始,由尼泊尔登山协会组织的“生态珠峰清洁探险队”每年都会上山清理垃圾,截至2015年已取回15吨垃圾,但剩余垃圾还有多少则依旧未知。这群“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环卫工”面临的危险也是举世罕见的,雪崩、滑坠、暴雪、缺氧,都有可能使他们丧命。
2014年4月,尼泊尔政府出台了新规定,要求攀登珠峰的登山者每人背回8公斤垃圾,以改善珠峰的生态环境。尼泊尔政府当年开始向攀登珠峰的登山队收取4000美元保证金,如果队内有成员下山时未带回8公斤垃圾,保证金将被没收。
在珠峰登山活动过度商业化的背景下,近年来登山人数持续高位运行,珠峰所承受的环境压力今后或将有增无减。世界之巅的环境整治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