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内有听力障碍的店员正在收银台与顾客交流,他用手语向前来购物的顾客表示谢意。袁婧摄
上海最会玩的慈善超市出现了。新闸路阮玲玉故居隔壁,玻璃门头,靠外摆着几瓶红酒,店面是冷色调极简装修,衣架上服饰不多,摆得让人很有购物欲。翻翻吊牌,有ZARA、阿迪达斯和一些外贸单品,五折七折不等。不知道的还以为在逛买手店。
其实这是一家慈善超市,属于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昨天第一天开业,到下午时分就做成了几十单生意。
慈善超市店面70多平方米,跟静安小马路上常见的服装店差不多大小。店堂中间的木质长条桌摆着书籍,也是那种精品店的摆位———不在数量在品相。书册很新,细看能找到曾经被人翻阅的痕迹。除了一部分来自出版社的批量捐赠,店里卖的都是个人捐赠的二手书。衣服鞋子也是一样,有企业捐赠的库存货、断码货,也有个人捐赠的闲置物。店长陈楠介绍:“放在慈善超市销售的都是优质捐赠,个人捐赠物品必须在九成新以上。”
慈善超市店员穿着深色围兜。细心的人会留意到,有两名店员是残障人士,陈楠说:“其实我们后台还有更多残障伙伴。店里的残障伙伴负责收银和整理货架,后台的人负责仓库管理、衣物熨烫,还有网店的图片处理等。”
没错,慈善超市有个网络平台,那就是2011年上线的善淘网,几名“海归”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善淘网接受人们捐赠的闲置物品,经过处理后低价出售,销售收入在扣除运营成本后捐给草根公益机构。创始人介绍,这一创意来自英国的社区慈善商店。
目前,慈善超市已经为石门二路街道阳光之家的残障学员提供了几个兼职岗位。慈善超市在阳光之家还有个小仓库,也交给了残障学员维护。陈楠说:“二手衣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非常复杂,我们收到捐赠以后,要对衣服进行消毒、测量、打包、拍照、上架,这些事情残障伙伴都可以做。”
■本报记者 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