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穿带壶。
康陵出土秘色瓷瓜棱罐。
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八棱净瓶。
(均故宫博物院供图)
本报北京5月24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 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八棱净瓶、秘色瓷葵口碗以及秘色瓷葵口盘,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器,60年来首次对外巡展的苏州博物馆藏秘色瓷莲花碗……23日,由187件 (组) 专供皇家使用的秘色瓷器珍品组成的“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亮相故宫博物院斋宫,揭开传说中秘色瓷的千年之谜。
秘色瓷,胎质细腻纯净,气孔小而少,普通青瓷上常见的铁锈点等杂质几乎完全不见;釉色以天青色为基本色调,施釉均匀,少见流釉或积釉现象。展览以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秘色瓷器为主要内容,包括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器标本,还有法门寺地宫等佛教遗址、吴越国康陵、辽圣宗贵妃墓等皇家陵寝出土的秘色瓷珍品。
在从唐代晚期到北宋初年的近200年间里,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一直都是专供皇家使用的珍宝。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夺得千峰翠色来”概括秘色瓷之美,诗人徐夤的 《贡余秘色茶盏》 中也明确秘色瓷是为皇帝烧造的贡品,而且 《吴越备史》 《十国春秋》 《宋史》 等书都有吴越国钱氏向中原王朝进贡秘色瓷器的记载。但宋代以后,关于秘色瓷器的记载越来越模糊,秘色瓷遂成悬案。
直至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了13件越窑青瓷,同时出土的衣物帐碑明确表明这种越窑青瓷就是大名鼎鼎的秘色瓷,千古之谜终于有了答案。地宫还出土一件越窑青釉八棱净瓶,与衣物帐碑记载的13件秘色瓷特征一致,因此,也被认为是秘色瓷。由此,秘色瓷有了可资参考的标准器。
此次展览上,便可见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八棱净瓶、秘色瓷葵口碗以及秘色瓷葵口盘,与故宫所藏的两件秘色瓷八棱净瓶同台展示。而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秘色瓷的遗址均等级较高,如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北宋周王赵祐墓、辽陈国公主墓、辽圣宗贵妃墓等,都是皇室或王室成员墓葬。这显示出秘色瓷是跨越民族和族群使用的瓷器,也证明了秘色瓷进贡宫廷的“贡瓷”性质。
秘色瓷产地在何处? 长时期以来,秘色瓷器的产地仅锁定在浙江慈溪上林湖区域。但上林湖区域窑址众多,哪一处才是秘色瓷的真正产地?2015年至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中部的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秘色瓷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基本上都能在该窑址中找出相同的器物。由此证明,后司岙窑址正是秘色瓷的产地之一。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来自后司岙窑址的出土文物120件 (组),多为秘色瓷器。器形丰富多样,既包括过去已知的八棱净瓶、花口碗、花口盘、罐等器形,也包括长方形枕、穿带壶等新器形,丰富了秘色瓷的产品面貌。
此外,展出的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大量窑具,如匣钵、垫饼、支具等,对解读秘色瓷的制作工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故宫专家透露,秘色瓷釉色的关键,正在于这些专用窑具。装烧秘色瓷的窑具用瓷土制成,装入瓷器后以釉密封,使瓷器在强还原环境中烧成,从而呈现出青绿的釉色。
2017年正值法门寺地宫发现30周年。与此同时,秘色瓷产地———后司岙窑址的确立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发现。因为“秘色重光”展览正是对这两大重要学术事件的纪念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