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角。
这是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中白工业园园内建筑资料照片。均新华社发
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共生,于斯为盛。
世界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一次非比寻常。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带着对世界形势和人类命运的观察思考,同与会各方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引领世界发展,中国倡议激荡全球回响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5月14日上午,国家会议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胸怀人类,放眼天下,说古论今,气象恢弘。
能容纳1600多人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40余分钟的演讲,全场报以27次热烈掌声。
习近平主席的深邃思考、宏大倡议、务实推动,指引“一带一路”建设开枝散叶、结出硕果,得到与会各界嘉宾的高度赞扬。
媒体评论指出,如果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是中国在已有区域合作平台的主场亮相,那么,由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
中国之声,一呼百应。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理念化作行动,愿景变为现实。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载入“一带一路”倡议。
新年伊始,瑞士达沃斯。习近平主席登上世界经济论坛的讲台,作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战略指引,并宣布今年5月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中国之邀,应者云集。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和成果超出预期,各方嘉宾参会热情高涨。
至论坛开幕前不到一周,报名参加高级别会议的人数仍在不断攀升:1500多名中外嘉宾,其中包括850多位外方嘉宾,涵盖13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
论坛开幕前,习近平主席同围拢过来的各国政要握手寒暄、谈笑风生,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大家纷纷对习近平主席的邀请表示感谢。
美国派出白宫官员与会。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派特使出席论坛,并专门致信习近平主席,感谢对她的盛情邀请,表示愿为论坛作出积极贡献。
德国总理默克尔委派经济能源部长出席高峰论坛,转达对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刚当选便决定派出代表、前总理拉法兰出席论坛。他同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表示,愿深化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务实合作。
观察人士感叹,与会的70多个国际组织中,约有60个是“一把手”出席,这么盛大的规模也只有在联合国举行的大型会议中才可能出现。
中国倡议为何具有如此吸引力?
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一些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给出答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世界面临复杂局面,我们需要新的合作机制,消除壁垒,敞开合作大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期待“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携手前行,造福世人。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亚尔托认为,互联互通将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次次握手,一场场会晤,见证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
欧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了瑞士联邦主席、希腊总理、西班牙首相、意大利总理……
捷克总统泽曼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是意义最深远的工程。他对习近平主席说,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的巨大勇气令人钦佩。
这份勇气,来自深邃的历史眼光———
4年前,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的深情告白,一直萦绕在人们心间: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14日的北京,天气格外晴好。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长安街旁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习近平主席邀请与会嘉宾欣赏文艺演出《千年之约》。这一匠心独具的安排意蕴深长。
回眸千年历史,眺望千年未来。从“世纪工程”到“千年之约”,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沃土,中国方案展现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广阔前景。
这份勇气,来自宏大的战略思考———
从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提出“世界到底怎么了”的时代之问,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解析“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哲学之思,再到这次论坛主旨演讲中阐明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中国之策,习近平主席始终从战略高度思考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世界发展进步把脉定向。
这份勇气,来自辽阔的全球视野———
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作前,习近平主席同前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国贵宾合影留念。
江河壮丽,旭日东升。群峰巍峨,山高水长。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用开放的胸襟,为世界联动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
这份勇气,还来自务实的开拓之力———
习近平主席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创立者,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者。
4年来,他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场合,不失时机地阐发“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一带一路”建设现场考察调研,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
在白俄罗斯,他专程考察中白工业园;在波兰,他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仪式;在塞尔维亚,他同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工人交流互动;在乌兹别克斯坦,他见证“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
在国内,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两会期间,他同代表委员共议“一带一路”建设大计;在云南、吉林、重庆、黑龙江、广西等省区市考察调研中,他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推动大开放大开发……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的友好篇章不绝如缕;
今天,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世界繁荣发展、人类美美与共的时代选择。
回答时代课题,中国行动彰显大国担当
5月14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两场会晤的安排颇具深意。
欢迎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
“当前,很多国家心存疑虑:未来怎样实现合作发展?”纳扎尔巴耶夫对习近平主席说:“您很好地回答了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
4年前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一部沿线国家联动发展的恢弘史诗由此启幕,海外媒体慨叹:“这一伟大工程的规模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承前启后,正逢其时。
面对各国来宾,习近平主席道出心声:“这项倡议源于我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传统危机尚未解决,逆全球化思潮又卷土而来,世界举步维艰。
辨清世界潮流,方可明确航向;把握历史规律,才能顺势而为。
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向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倡议得益于您的远见和对于全球潮流的深刻认识。”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14日晚上,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乐曲声声,笑语盈盈。习近平主席举行宴会,欢迎出席论坛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
宾主举杯相庆,祝愿共同的事业蒸蒸日上。
习近平主席发表祝酒辞亲切感人又闪耀智慧:“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对习近平主席说:“您考虑到东西方文明的历史成就和教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解决人类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问题,给世界带来和平、为发展注入动力。”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国方案,惠及世界。
一次次演讲致辞,一次次会谈会见,习近平主席的论坛时间以分钟计算。他利用各种场合向世界阐述中国主张,同与会嘉宾共商人类发展大计。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行动宣示感召世界———
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促进同各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我们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
国际社会评价说,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互利共赢,表现出极大诚意并付诸行动。
习近平主席沟通世界的特殊算式充满东方智慧———
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到“一加一大于二”,得到与会各方广泛认同。
“欧亚经济联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光明之路”“中间走廊”“发展之路”“两廊一圈”“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琥珀之路”……习近平主席对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了然于心。他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为让会议取得成效,根据习近平主席的要求,中方认真梳理4年来的各方意见建议,吸纳各国期待和诉求,围绕普遍问题精心设计6场平行主题会议,让中外各界代表畅所欲言,凝聚共识。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所说:“‘一带一路’倡议尊重各国国情差异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为互利合作奠定了共同基础。”
15日傍晚,高峰论坛圆满闭幕。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送到了中外记者手中。
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推进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扩大产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达成多个合作项目、提出一系列合作举措,丰硕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近平主席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坚定话语,为高峰论坛画上圆满句号,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新的征程。
心系人类命运,中国方案引领光明未来
5月15日,雁栖湖畔,30多面旗帜迎风飘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这里举行。
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二楼集贤厅内,习近平主席同29国领导人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机构负责人环桌而坐。随着习近平主席敲下木槌,圆桌峰会正式开始。
平等参与,共襄盛举。
从“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到“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习近平主席全程主持上下午两个阶段会议,工作午宴时又同各方围绕“促进人文交流合作”议题展开讨论,聚焦重大问题,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会议安排紧凑而高效,气氛热烈、友好、融洽。
汇集众智,相向而行。明确合作目标、确立合作原则、细化合作举措,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成果丰硕,彰显“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鲜明特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亲诚惠容、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注重顶层设计,陆续提出一系列新的外交理念,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出访26次、足迹遍及全球各地,在国内会晤外国元首、政府首脑200多人次,从周边到大国、从发展中国家到多边国际舞台……4年多时间,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以元首外交引领中国同各方寻求“最大公约数”,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外交布局愈发清晰,“朋友圈”越来越大。
作为习近平主席外交思想与实践的创新之举,“一带一路”建设成功实现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标注中国外交新维度。
这是一条贯通中外之路———
中国全方位开放进入崭新境界,“一带一路”建设见证了中国同外界关系的深刻位移,开辟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成长的广阔空间。
“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向世界亮明了坚持对外开放的鲜明态度,彰显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意与决心。
有外媒评价说,中国参与合作的众多铁路、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被视为国际友谊的桥梁,将国与国长期联系在一起,为加强政治、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合作搭建平台。
这是一条跨越古今之路———
驼铃声声、帆影幢幢,记录下东西方交流合作的历史回响,成为全世界共有的文化遗产。饱含深厚的历史积淀、深沉的历史情怀,习近平主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21世纪人类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宽广路径。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联通古今、通向未来的桥梁,旨在在发展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说,“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欧亚大陆和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推动经济合作,强化贸易投资,堪称“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纪倡议”;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说,“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为处于全球化边缘的人们提供了发展机遇;
……
15日中午,习近平主席同与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一起来到汉阙广场合影。他们身后,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在蓝天映衬下,仿佛一只鸿雁振翅翱翔。
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呼吁:“让我们以雁栖湖为新的起点,张开双翼,一起飞向辽阔的蓝天,飞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远方!”新华社记者 秦杰 霍小光 李忠发 刘华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