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书法篆刻专业的硕士培养方案独树一帜。在这里,学书法不是简单地学写字,而是修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图为学生们在书法家邹洪宁(右一)的指导下研读名家作品。(李大旺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这两天,一场主题为“敬书”的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教学汇报暨首届毕业展,正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佳作云集的作品展,也将一度隐匿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里的一次“小而精”的书法人才培养实验推到了公众视野中:三年前,上海市文联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创建“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华东师大艺术研究所随即面向全国招收书法篆刻专业学生,三年总计招生只有区区27人。
高等学府如何培养书法硕士? 华东师大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苦学古汉语、逐字逐句研读历代经典碑帖、学习青铜器上的铭文……概而言之,学书法不是简单地学写字,而是修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打造一批特色课程,把学生投放在“复古”环境中
有别于大多数书法专业学生受教于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将大量求学时间用于书法技艺的训练,在华东师大艺术研究所,在专业导师张索、顾琴、程明震、曹院生的指导下,这一批书法篆刻专业的硕士生被投放到一个“复古”的环境中。
事实上,今人学书法,一大难点是环境。艺术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索直言不讳:对过去的读书人来说,诗文创作和写字是浑然一体的,历代传世书家无不是饱览群书的才子鸿儒,不像现在,能写一手好字、会写一首诗,都成了一种奢侈。
故此,高等学府培养书法人才,须从文化“补钙”开始。在华东师大艺术研究所,27名书法篆刻专业的硕士,每天的学习几乎都是“补课”。“首先要补的就是古汉语,因为只有掌握了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才能真正懂得欣赏历代书法作品的精妙。”
张索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古汉语,同时又能浸润于书法专业学习的环境,研究所邀请了校内外的名家,讲授 《金石学———历代经典碑帖导读》 《文字学———商周金文导读》 《碑帖鉴赏》 《书论导读》《诗词题跋》 等一批特色课程。
比如,历代经典碑帖文辞就是书法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专业要求,而碑帖均是用古汉语写成。为此,研究所专门从校外聘请了专家,而授课的课程则精选了从秦《峄山刻石》至明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总计100篇经典碑帖。老师经过通释讲解,使同学们了解到碑帖的文辞内容、时代背景、文体特征、传世流变及书法影响等,其中部分名篇要求同学背诵。而在《商周金文选》这门课上,研究所还特聘古文字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曹锦炎,教学生们初步研习青铜器上的铭文,使学生们能在着眼金文字法及其字形演变的同时,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理解思考文化嬗变的渊薮,文史互容,从而更好地用古文字进行书法创作。
用毛笔记日记,集多项能力训练于一体
过去的1000多个日夜,对张索而言,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间。对于高层次的书法人才如何培养,张索说,这个正在进行中的小规模实验,最符合他的个人理想。除了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汉语的素养,还须重传统、重基础、重研究、重能力。那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书法篆刻专业形成了全国高校中的一个独有教学特点:让学生用毛笔记日记,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而在老师们看来,这其实就是一项集多种教学目标于一体的综合训练。
张索说,用毛笔记日记,首先是一种书写训练,对书法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专业技艺的操练;其次,日记也是一种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此次华东师大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教学汇报展,主题定为“敬书”,也有特别之意。实际上,在酝酿展览的主题名称时,师生刻意规避使用“教学成果展”这样的提法。在他们看来,书法学习,需秉持“持敬”之心,即学之、修之、养之、化之。书法学习是终生的事业,短短三年,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