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如何花2秒钟快速抹掉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 经验十足的网友会教你很多“新技能”:拿小刀对准快递单上的姓名和电话猛刮是“基础技能”,蘸上清水来回涂抹是“常用技能”,使用花露水、牙膏、风油精等则是“品质推荐”……
用户有意识地抹去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是因为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太多太细了———不仅仅是姓名、手机号、家庭地址,如果通过手机号追溯起微信、支付宝等账号,相当于个人信息处于“裸奔”状态,而这在上亿件包裹上俯拾皆是。
如何给包裹信息加装一把“安全锁”,始终是悬在物流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快递单“泄密”比例逐年上升
快递包裹早已成为我们城乡居民的日常“标配”。包裹靠快递面单流转,上面至少包含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关键信息。在快递行业,面单一式四份,发件人、收件人各一份,当地快递营业点留存一份,快递员手中还有一份。去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313亿单,面单在流转过程中层层转手,上面的个人信息是否安全始终让人担忧。
发货、中转、入库、送货……任何一环的疏漏都会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圆通速递总裁办主任兼法务总监胡斌指出,现在圆通每天快递量在1500万件左右,这么多的个人信息通过面单传送,风险极大。
“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密,主要靠企业内部管理。然而,这恰恰是民营物流企业的软肋。”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占据国内快递市场80%以上份额的圆通、中通、申通、韵达,主要靠松散的加盟方式“做大”,基层物流快递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0%以上,“人员的高度流动性,加大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菜鸟网络资深安全专家王乐透露,目前消费者隐私被窃取的主要方式有面单拍照、内鬼泄密、系统软件漏洞以及外挂等,“从趋势看,通过面单信息泄露隐私的比率在逐渐上升。”
让面单上的信息“隐形”
面单上的信息一目了然,始终让人不放心。那么,能否给面单信息加装一把“锁”,让信息通过技术在“暗处”流转,把不该看到的人挡在视线之外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物流行业正尝试推行一种“隐形面单”。京东最早于去年6月试行“微笑面单”,从包裹生成时就部分隐藏用户的姓名和手机号信息,以笑脸符号代替;菜鸟网络也于近日联合各大快递公司启用隐形面单,从而一定程度上阻断从线下盗取信息的通道。
“消费者的信息通过技术处理,不显示在快递面单上,同时在后台进行加密处理,快递员只能通过App联系收件人,无需人工识别手机号码。”京东配送部终端服务负责人透露,今年京东将把“隐形面单”推广到全国,90%的自营订单将实现“隐形化”。
杨达卿认为,推行“隐形面单”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推广情况看,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快递员通过App才能看到用户个人信息,这意味着对末端网点的信息化设备具有较高要求,否则信息不对称、信息延迟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投递延缓、投递错误。此外,在现实操作中,每家快递公司的流程不尽相同,需要改变运营规则、操作流程,快递员就得再次集中培训,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面单信息实现完全‘隐形’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菜鸟网络CTO王文彬的设想中,终极目标是未来的面单上只生成一个二维码,快递员通过终端扫描二维码才能查看相关信息,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用户信息在流转中被窥视。
企业内部要筑“防水堤坝”
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快递面单的“隐身”,可以避免用户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在流转环节“裸奔”。不过,用户完整的个人信息依然保存在快递公司内部。
“相比零敲碎打的面单信息泄露,我更担心的是企业层面的‘防水堤坝’。”杨达卿表示,在电商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快递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已形成了用户信息的“超级蓄水池”,“在这个‘蓄水池’中随便戳一个洞,就可能引发不可预估的个人信息泄露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安部门在破获信息安全案件时发现,不少信息泄露源于公司内部员工“监守自盗”。不久前,北方一电商企业的安全人员因涉嫌泄露50亿条用户信息被批捕;去年11月,本市青浦警方破获一起某犯罪团伙盗取40G数据的案件。青浦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徐辉东告诉记者,这些数据大多是2013年以前的,“这两年,通过技术拦截和网络监控,建立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网络,数据已不那么容易被盗取了。”
王乐透露,从去年菜鸟网络协助破获的信息泄露案件看,一些够不上立案标准的违规人员,被企业辞退后可能会换一家公司继续干。目前,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已联手菜鸟网络启动国内首个行业安全自律平台———快递人员一旦违法违纪,其信息将进入行业互通共享“黑名单”,进而被驱逐出快递行业,永不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