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入室,后台已根据课程表早早开启多媒体设备,空调、灯光亦根据当天的温度和照度调整到最佳状态;教室里的课桌椅可根据学习方式的需要随意移动组合,便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和学生的电脑、移动终端里的学习资源可以无线传输,实现共享;记忆白板会将老师板书实时传送给学生,学生不再因埋首笔记而疏于思考;课堂答题器既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提问,又便于老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上课进度;在门边的考勤机上轻轻一扫,签到信息便自动发送给老师,免除了繁琐的点名,把分分秒秒归还给教学;高清摄像头可自动跟踪授课老师,清晰录制课程,便于学生回看复习……新学期伊始,当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走进闵行校区西区中院8间教室时,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惊喜,感受了非同一般的智能教学体验。
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基建处联手打造的智慧教室,目前已有8间投入使用。这些智慧教室不仅推动教育技术现代化,也在学校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传统教室形态,变教室为互动学习阵地
传统教学中,教室中统一固定的座位布局,限制了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多媒体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多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除“秧苗式”、“排排坐”等布局外,还需要“矩形”、“U形”等多种座位布局形式,来满足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上海交大立足 “互动”、“共享”、“双创”等需求,对原有的传统教室进行升级换代,桌椅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及课堂任务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既可以是“集体听讲”模式,也可以是“分组任务”模式,随意拆分、组合,为拓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式提供硬件支持。与此同时,每间智慧教室的后面还配有玻璃黑板和小白板,供学生推算演绎、交流探讨,并随时记录下迸发的灵感。教室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用于教学的场所,还是供学生探究、创新的思想孵化地,教室将成为学生互动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资源交互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边听记笔记,或者下课到老师处拷PPT、向同学借笔记。有时由于埋首记笔记,而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错过老师讲的内容;有时只是机械的记录,而没有自己的思考,课堂由于教师的单向讲授而变得乏味。在智慧教室里,教师和学生的电脑、移动终端里的学习资源,可通过Miracast和airplay等无线投屏神器实现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捕获老师在记忆白板上书写的内容;多部4K高清摄像头,可自动跟踪老师上课情况,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实行云录播,学生可随手“点播”录播视频查看“回放”。通过这些学习资源的交互共享,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空间,学生更可以对知识信息进行再创造,让学习资源“再生”。此外,借助智慧教室里的远程交互系统,还可轻松实现跨地区交互,实施远程教学。不但上海交大的学生也能够与巴黎高科等世界名校的学生同上一课,而且远在西藏、宁夏等地的学子能够共享上海交大的第二专业课程。
大数据实时诊断教学,精准化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老师看教学效果都是凭经验,或者出题由学生举手或者口头回答,很难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更不能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有了智慧教室,老师利用电子白板演示课件,学生用答题设备对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整节课上,每个学生操作的每个步骤都会被系统记录下来,后台可以进行精确分析,为每个学生生成一份教学效果诊断书。学生注意力如何?对哪些问题掌握得明白,哪些还不清楚? 老师对学生状况真正做到心里有数,特别是对于一些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系统自动分析,能够帮助老师找出学生的学习弱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对老师开展教学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8间智慧教室,对上海交通大学来说,还仅仅是对传统教室全面升级换代的第一步,是未来教室的雏形,但智慧教室对“学在交大”以及“迈向创新型大学”,是很好的“阐释”。教育技术中心沈宏兴主任说,教室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智慧教室不仅加速了知识传授和内化的效率,而且还将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创客空间,智慧教室将给教与学带来一场全新革命,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