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手记 郑德雄
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家乡不在海边,如果生命中最初十八年不是日日夜夜沉浸在海的滋养中,摄影也许不会成为我一生的至爱,直至成为生活方式。
十余年前,福建霞浦的滩涂还无人问津,如今,它被誉为“中国最美滩涂”,几乎成了摄影人必拍的经典场景,每年吸引着近30万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到此采风。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看了十八年的海,美丽的贝壳、晶莹的浪花、雄奇的礁崖、壮观的日出,关于大海的一切都以美轮美奂的姿态,在我心中铺展开一个绚丽无比变幻莫测的光影世界。
▲滩涂与渔耕文化的结合,不仅突出了画面的线条、色块效果,更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和表现力。
最初拍霞浦,我就希望能在题材上求新求变,因为千舟竞发、惊涛拍岸、大海的壮美已被众多名家抒写过了,所以我把目光投向那些滩涂、港汊。在那里,讨小海的泥橇画出一道道曲折迷离的五线谱,成排的挂蛎像是一个个高低错落的音符;在那里,一次次的潮起潮落,在滩涂上蚀刻下永不相同的图案。
摄影的灵魂在于光线,拍海更是如此,因为滩涂景物和颜色都相对单一,唯有光线变化才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滩涂拍摄还要受潮汐影响,潮涨一片汪洋,再好的光线也白搭,唯有光线和潮位恰到好处,浪花、船只、人物、水鸟、渔舟等各种动态元素该隐的隐、该现的现,才是按下快门的最佳时机。这样的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等待,等待风生、水起、云归、日落。
▲光线、潮位,再加入渔舟、人物、水鸟等元素,画面动静结合,富有生气。
我无数次追梦般来到海边,在黎明或黄昏,在晴日或月夜,为了一束穿透云层的霞光,为了一湾曲折的波浪,为了一艘泊港的渔船,为了一群归来的海鸟……我等待,我倾听,然后用画面诉说。
▲拍摄滩涂常常需要寻找高视点,使用长焦距,有利于铺展画面,表现更多细节。
从事摄影十多年来,通过镜头,我和自然仿佛有了相互沟通的语言。开怀时,她邀我直抒胸臆;悲苦时,她容我泼洒情怀。当世俗喧嚣越来越浓重时,我庆幸,自己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交流:亲切的、放松的、抒情的、互不伤害的。这其中,大海承载了我更多的情感和追求。
作品点评 谢震霖
地球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因受日、月等天体引力作用,海水每隔十二小时二十五分发生一次涨落的自然现象。这种周期性的潮汐运动,在大海与陆地过渡地带的滩涂上演,陆地时而被水淹没,时而露出水面,颇似善于修饰边幅的女子,在明媚的阳光下打扮得艳紫妖红,遇到阴霾细雨又似淡妆轻抹。滩涂———既给奔向海洋活动的人类提供便利,也激发众多追逐光影的摄影人无尽的创作灵感。
对于摄影人而言,全世界最美的滩涂在中国,中国最美的滩涂首推福建霞浦。在此不能不提到一位土生土长的摄影师名字———郑德雄出生在当地一个小渔村,但与海边讨生活的渔民不同,他很早就对滩涂产生了别样的情感和视角。他决然放弃了拍摄骇浪惊涛、聚焦百舸争流的常态性摄影,笃志将相机对准滩涂上渔民的劳作生活和四季的千变万状,用另开生面的镜头语言、摄影风格和创作理念,渐渐把被人忽视的广袤滩涂归入到今天热可炙手的“滩涂摄影”门类,使这片“东南之美”向世人撩开其惊艳的面纱,甚至吸引了美国摄影学会在霞浦建立创作基地。
早潮叫潮,晚潮叫汐,间隔的十二小时是摄影人各显神通的创作时机。要获得好作品,必须熟谙潮汐特性,如每个月的初三、十八前后几天是大潮,最有机会抓住因滩涂冲刷带来的更为强烈的纹理线条和光影色块。在郑德雄的镜头中,经常显现用冷暖色彩对比来烘托滩涂画面的情感和温度,作品点、线、面、光的构成让意境更加简练生动,影调控制和经营也十分纯熟。
除了注重影像形式外,作者还善于表达滩涂的人文情怀。如巧妙利用海紫菜种植作业,从打桩插杆、拉网上架、夹苗护苗以及围网养殖等繁复劳作工序所产生的动态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海上耕耘图”。
赞,大海的边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