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物商店门口藏友们排起长队
老藏友用拉杆箱拖来宝贝
有藏友拿来十六国的佛像
晨报记者 詹皓
昨天下午,广东路上的上海文物商店门口,排起长队,藏友们大包小包带着藏品来请专家鉴定。
操着北方口音的李女士带来一幅号称是李可染的 《牧牛图》,专家打开一看,发现只是印刷品。李女士刚开始还不太相信,说自己也在百度上查过,只是发现牛和牧童脸的方向不太对。专家金雷说:“这幅画完全没有用墨的痕迹。”
从本周起,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公益性民间文物鉴定活动。上海市收藏协会、朵云轩集团和上海文物商店三家文物单位相继开展了三场鉴宝活动,昨天是第三场,每场人数都超过限额。从现场情况看,前来做鉴定的以小藏家和普通藏友为主,像这种“冒牌李可染”的情况屡屡发生,三场活动鉴定出来的赝品率,均高达8成。
[收藏乱象]
佛像竟梳着妇人的辫子
鉴定现场,藏友先要登记身份证、联系方式和藏品类别,并签署一份关于文物来源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议,然后进入二楼大厅等候专家鉴定。文物商店的陈伟、金雷、铁宝康三位专家分别针对玉器、书画、瓷杂进行鉴定。
一位中年藏家拿来一对铜镇纸,造型分别是财神和弥勒佛。专家铁宝康一看,就发现是赝品,且铜的材质也不纯。藏家说,这是从台湾一位书法家家里买来的,当时书法家家里老东西很多,自己聊着聊着,就买了这对看上去有点年代的铜镇纸,没想到是赝品。
一位老年藏家带来一件铜马镇纸,陈伟看过后认为不是老东西,因为古代人做的马的造型都是骏马,要体现出马的强壮,特征就是马的后肢和马屁股比较健硕,而这件马镇纸则越到后肢越瘦弱。
还有藏家拿来一方砚台。陈伟指出,砚台和盒盖上的题铭书法水平非常一般,砚台用的也不是砚石,为赝品无疑。但是藏友辩说:“我曾经把这砚台给一个和尚看过,我没文化,看不懂,和尚大概有点文化的,当时他说砚台上落款的‘西唐山人’是扬州八怪里一个姓高的。”专家听后,只好苦笑摇头。
有位藏友拿来两件佛像,无论专家说什么,他都强调这件佛像是“十六国”的。专家陈伟指着佛像的头发说:“这刘海很奇怪,而且还留着一位普通妇人的辫子样式,可手势却是佛像造型,没见过这么奇怪的佛像,也许是我们孤陋寡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