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总理说
“铁饭碗”“金饭碗”
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让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去创造或者说打造“金饭碗”
百里也不短
你们可能也都记得,在前几年两会上,曾有人展示了一个项目 审批“万里长征图”,据说现在变成“百里”了,百里也不短啊,还要继续推进
“点赞”与“拉黑”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保护,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
不惜重金攻关
国家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中国经济
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硬着陆”论可以休矣
新加坡 《联合早报》 记者: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您认为过去四年多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最难攻克的又是什么?
李克强:你问的问题虽然简短,但比较大。如果说到四年来施政的主要成果,那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们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始终是中高速增长,四年来增速波动也就是1个百分点左右,可以说是平稳的。而且这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来获得的,而是通过推动产业、消费升级,使经济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通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出现向好势头,更重要的是带动了50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
这几年,我一直听到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声音,可以说不绝于耳。去年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出现7年来增速最低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几年的实践可以证明,中国经济“硬着陆”论可以休矣。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我们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没有问题和挑战,所以要推动改革。说到最难的,还是在深化改革方面。要让权力不能任性,就得把那些不应该有的权力砍掉,有些涉及到部门利益,要压缩寻租空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中央政府一直到地方、到基层,都要这样做,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前面已经讲了,不管有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有足够的韧性推动改革。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群众得到实惠。为政之要就是要舍小利、顾大义、顺民心。
■创业创新
创造环境让人民群众“双创”热情持久不衰
《深圳特区报》记者:去年10月您到深圳参加“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的活动。据统计,一周之内有50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场面非常火爆。过去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现在共享经济发展也很快,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请问总理,您觉得“双创”的热情会持久吗?
李克强:“双创”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在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推动“放管服”改革,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3年多来,每天平均有4万个以上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相当于每年新增1000多万个。我和有些外国的领导人谈到这件事,他们很惊讶,这相当于他们国家中小微企业的总量。其实“双创”不仅是中小微企业的事,也是大企业的事,现在许多大企业也在推动“双创”,在线上创造很多众创空间,让线上的工人当创客,和订单背后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更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双创”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我一直在想,也一直这么认为,中国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高技能的人才,与近8亿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能创造的财富,激发的能量是难以估算的,也会给市场,包括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政府就是要创造环境,让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持久不衰。
房屋产权
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无前置条件不影响交易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共同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澎湃新闻和今日头条就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问题进行了网上投票。到目前,已经有2131万网友投给了“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排第一位。请问总理,国家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李克强: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 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简政放权
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
■ 要向依法依规的市场主体发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号;向依靠劳动创业创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绿灯;对那些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亮出黄牌,甚至出红牌罚他下场
■今年要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特别是那些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我们还要通过像降网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够达到万亿元人民币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这四年来您一直都抓住简政放权这件事情不放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您所要求的本届政府要精简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呢? 这项工作要不要继续往下推进,如果要继续的话您准备怎么推进?
李克强:简政放权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的确已经完成了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确定的任务,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的名堂多了,不仅是审批权,还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等,这些都属于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的内容。我们就是要在推进过程中,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它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推进这项改革,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不管有多大阻力,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上,把市场的准入放宽了,那就要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环境。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简言之,就是要向依法依规的市场主体发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号;向依靠劳动创业创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绿灯;对那些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亮出黄牌,甚至出红牌罚他下场。
新华社记者:我们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一些企业抱怨税费负担过重,辛苦半天也挣不了多少钱。请问总理,您对此怎么看? 有什么进一步改进的政策措施?
李克强: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很多篇幅提出了许多措施来强调,今年要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特别是那些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收费本来是有用途的,有的是用来“养人”的,减少收费,那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我明确提出,中央政府要带头,一般性支出一律减少5%以上。我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许多地方政府也都有这样的表示。我们就是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我们还要通过像降网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够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当然,根本上还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山东省沂源县广大玻璃工业品加工企业创新生产方式和工艺,根据欧美市场需求设计款式,使小小的玻璃工艺品俏销欧盟、南美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近亿元。新华社发
民生关注
不会也不允许大规模群体性失业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 中央财政拿了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员工转岗安置,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去年,有72万去过剩产能过程当中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把职工安置好还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化解和淘汰过剩产能中最关键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报道说,您每个月在看经济指标的时候,非常关注就业的变化。我们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您特别提到今年我国的就业压力加大。请问总理,今年会不会出现群体性的失业问题?
李克强:可能稍加注意你们就会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当中,有一项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们要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的目标增加100万人。我们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经济增速,稳增长主要还是要保就业。因为就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保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成长劳动力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让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去创造或者说打造“金饭碗”。这几年我们就是通过创造岗位,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这里,我想请外国记者朋友能够多报道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出来的。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路透社记者:今年中国政府准备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确保下岗工人能找到新的工作,并确保他们的生计。如果我是一名矿工或是钢厂工人,我能在本省找到什么样的新工作呢?今年预计哪些部门会出现工作岗位增加?
李克强:你把就业问题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了。去年,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化解钢铁、煤炭行业的过剩和落后产能,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安置好职工。所以中央财政拿了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员工转岗安置,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去年,有72万多去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当然,还有一些职工因为多种因素没有到新的就业岗位上,包括有的职工和企业有比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但他们的生活都是有着落的。
今年去产能还要扩大到煤电领域,加上去年一些还没安置的职工,累计可能会有近百万人需要安置。我们的办法还是创造新的岗位,因为我们在推动发展新动能。刚才我讲了“双创”带动了大量新的就业,实际上也转移了许多传统动能的就业,新旧动能转换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催生了新的就业岗位。当然我们没有掉以轻心,还会继续运用好专项基金,并要求地方政府做好配套。同时,企业也要尽社会责任。
如果你是一名煤矿工人,这个矿被淘汰,或者暂时停产了,我看你有很强的、灵活的就业能力,我建议你到新动能企业去,或者到老动能中产生的新职业中去。而且中国很多企业是有企业文化的,他们对老职工有感情,去新岗位就业了,企业仍然还会给一些补贴,扶上马、送一程。总而言之,把职工安置好,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化解和淘汰过剩产能中最关键的问题。
香港发展
今年在香港和内地准备试行“债券通”
凤凰卫视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您首次提到了“港独”问题,指出“港独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否意味着政策上会有什么变化? 比如在落实“一国两制”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否会更加强调“一国”而弱化“两制”?或者以后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会减少?
李克强:对“一国两制”的方针要全面理解和执行,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一国两制”的实践要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
至于说支持香港发展,中央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力度,继续出台许多有利于香港发展、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合作的举措。比如说去年我们出台了“深港通”。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开放债券市场,这是国家的需要,香港也有平台。我们准备今年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也就是说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这是第一次。香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两岸关系
继续提供优惠政策两岸共享发展机遇
台湾《联合报》记者:去年以来两岸关系越来越复杂严峻,前景令人担忧。面对这样的形势,大陆如何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两岸同胞的福祉?
李克强:不管岛内形势如何变化,都割断不了两岸的亲情,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也改变不了我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我们会出台更多政策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工作、生活,享受一家人一样的便利条件。对台商来大陆投资,我们是欢迎的。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曾经有人提出,希望继续保持对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我重申: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终归我们是一家人。
雾霾治理
真正打一场保卫战蓝天不该成奢侈品
《新京报》记者:这几年雾霾成了百姓心中的一个痛点,严重地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但是每当重大活动来的时候蓝天也就回来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拍照、刷朋友圈。请问总理,怎么样才能让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呢?
李克强: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了五条措施,会坚定地向前推进,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是也坦率地告诉各位,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治理雾霾目前重点对着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但今年我参加两会讨论的时候,有科学家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他说中国北方冬季的雾霾成因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当然,这个因素我不便在这儿讲,科学家还要做充分的论证。但是,我想明确,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