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静)继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之后,上海第二家国家湿地公园———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昨天揭牌。经过几年建设,公园内生态系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湿地恢复效果显著,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现有湿地植物108种,鸟类14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常见鸟类有白鹭、斑嘴鸭、银鸥、家燕、乌鸫、白头鹎等。去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宝山区,处于蕰藻浜、黄浦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区位优势独特,是长江河口滩涂湿地的典型代表,总面积10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3.6公顷,湿地率达60.3%,沿江岸线长达2250米。
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原址为长江冲击形成的滩涂湿地,公园西南角为著名的吴淞口,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因清政府借地形建成水师炮台,得名炮台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备战需要,公园成为上海第五钢铁厂生产的钢渣回填滩和铁砂采砂场,环境污染直接影响黄浦江和长江的生态环境。
随着产业用地的再生和再利用,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05年,宝山区政府在一片废弃钢渣之上规划建造上海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公园一期于2007年5月建成开放,二期于2011年10月建成开放。
图片由本报记者赵立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