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再过一阵子,你长期关注的一些微信公众号可能要“明码标价”了。腾讯方面日前确认,作为聚拢几千万内容创业者的阵地,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确实在推进中,已经在做测试,近期会和大家见面。
有专家预测,“知识变现”今年或迎来井喷。如果再往前看,过去一年里,视频网站已是付费的天下了。当互联网进入对固定流量进行二次挖掘的“下半场”,免费,这个互联网世界与生俱来的不二法则逐渐失效。互联网=免费?剧情正在出现反转。
关于付费订阅,微信有些急了
几天前,著名IT评论人洪波写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我为什么现在开始出来卖以及这个公众号还会更新吗?》,文章被转发后,马化腾似乎有些着急,留言称“应该等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并表示“已经反馈,争取加快”。
有业内人士预测,微信一直在保护原创内容上“开足马力”,因此,原创板块最有可能率先推出付费功能。此外,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后置付费,如何在前置付费和后置付费中寻找平衡点,也需要测试。
不过,关于“知识变现”的探索,微信的步伐其实落后了。去年,一部分平台已先行探索知识付费,并初具规模效应。上海本土企业喜马拉雅 FM 联合创始人兼联席 CEO余建军告诉记者,喜马拉雅从去年6月开始推出付费内容,目前平台上节目主要有两种,日播型和周播型,前者一般售价199元/年,后者则为99元/年,“去年我们已做到一个亿的流水了。”
此外,包括得到、在行/分答、知乎liⅴe等知识分享型平台,也在去年相继开始实行付费订阅,并吸引了一批内容供给者驻扎。财经评论员吴晓波的付费节目“每天听见吴晓波”,不仅在喜马拉雅上进行收费订阅,更在构建自己的频道体系,目标定位在新中产高净值人群。
谁会是付费订阅市场的宠儿
“今年有一个小目标,就是要把付费订阅的流水做到10亿元。”开年,余建军给喜马拉雅定了一个指标,看起来有些“狮子大开口”。
指标翻10倍的背后,却能看出业界对于付费订阅这个风口的乐观态度。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是内容创业大年,罗辑思维举办第二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唱会,点击量突破百万;李开复发起线上知识问答,200份499元的门票遭遇哄抢,收益近10万元,这些消费者教育都为今年的“收割”做足了铺垫。
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认为,互联网依然会以免费内容为主流,但今年内容付费会井喷,“几家知识分享型平台都憋着劲搞,微信也明确即将入局,我认为发展迅猛还是可期的,商业社会其实是供给决定需求的,会有大量供给者冲进这个市场。”
魏武挥认为,与O2O不同,内容供给者成本很低,试水一两个月发现不行,扭头就走,所以也无需担心泡沫破灭,“从现状来看,未来有一定知识体系的素人,将会成为付费市场的宠儿,迎来知识变现的黄金创业期。”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马化腾的焦虑:当付费订阅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仅凭版权保护不能满足微信公众号上内容创业者们的发展需求,为了防止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凝聚力,开放付费功能或许是微信必须的举措。
下半场,免费原则不管用了
如今的付费订阅,与两年前视频网站的付费探索如出一辙。2015年6月,视频网站爱奇艺带头进入视频付费领域,探索月度、季度和年度收费模式,年底会员突破千万。去年,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视频快速跟进,根据艺恩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国内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7500万,预计今年将突破1亿大关。
有意思的是,在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免费一直被奉为圭臬,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连智能手机这样的硬件产品最终也会免费,让“羊毛出在猪身上”。然而,随着“下半场”的到来,“互联网=免费”这个既定设置出现了剧情大反转:智能手机没有免费,视频网站开始收费了,连公众号也都要收费了。
IT资深分析师挨踢客认为,进入“下半场”,廉价的流量红利已消失,进入了对固定流量进行二次挖掘的深耕时代,“网络上虽然存在海量信息,但新的信息不对称正在出现,消费者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搜索和寻找,但仍找不到真正权威的声音,这种收费模式正是在尝试对用户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
魏武挥认为,网络付费时代的到来,也与支付体系的成熟与便捷有关。纵观知识变现性平台,包年收费一般都在200元以下,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会付这种小钱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