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这是一个普通大学老师的平常一天。因为今天没有课,因此我可以不像有课的时候那样,一早起来匆匆赶班车去学校。单位的班车帮助我们建立起对学校的联系和认同。但最近几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说应该取消班车。取消班车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每年在班车上面的开支达到数百万元。如果取消了班车以后,可以用这笔经费增加教师的福利。之所以最近几年这种声音多了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买车的老师越来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在校园里我们都必须时刻注意交通安全问题了。
但支持不能取消班车的声音更多。像我这样一类的老师,为数不少。特别是学校的那些中老年教师,目前还占了学校老师的多数,他们是比较坚定的反对派。虽然有车的老师越来越多了,但主要是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的时间紧,想在学校上好课赶快回家再去忙其他事情,而不像我们这样依靠班车出行,同时也被学校固定的班车锁住了时间。我是一个一直依靠班车上班的人,过去20多年一直是利用公共交通出行,也习惯了都市社会的公共交通系统。这无论在过去工作的上海大学,还是在现在工作的学校,我的出行都是主要利用公共交通。利用公共交通的一个理由是我不给上海的城市交通添堵。以致许多熟悉我的老师都很诧异,我怎么还没有买车呀。虽然工作的新学校离我家很远,但乘班车还是过去10多年我去学校的主要方式。假如学校取消了班车,我又怎么办呢?
这还真是一个过去很少思考,现在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但我现在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为这样的问题担心了。自从家门口通了11号线,在徐家汇转到学校方向的9号线以后,去学校的路还真是比过去方便多了。
我经常晚上在学校给学生上课,课程结束以后学校的摆渡车送我们到最近的佘山地铁站,我就是乘这条以地铁为主的公共交通线路出行,也越来越感觉到地铁改变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记得2001我在莫斯科大学社会学系开讲座的时候,就是以地铁如何改变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的,而那个时候上海还只是开通了地铁1号线,现在的上海地铁交通已经成为上海人主要的出行选择了。尽管下了地铁佘山站还需要等公交车才能到学校,有时还要等上10多分钟,但这种有希望的等待还是让我放心,可以在等车的时候看风景,也可以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因为有了新的地铁等公共交通的选择,去学校我们可以不再单一依靠班车出行了。甚至在学校有忙的事情的时候,还有出租车等的选择。要知道,在过去佘山附近的这些地方,连出租车也是很少有的。因为住在这里的人,主要都是依靠私家车出行的新社会阶层。10多年前我到这个地方工作的时候,佘山附近的别墅就创造了中国最贵的记录了。以致当时有讨论,佘山是“谁的山”这样的话题。
在过去的30多年里,虽然我们对行进中的中国有许多烦恼,但社会进步还是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了。其中之一就是我去郊区的学校越来越方便了。我既可以依靠班车出行,也可以不依靠班车出行。甚至我们都可以想象学校取消班车的那个时候到来,天也不会塌下来。我们开始生活在一个有选择的时代,有选择的社会就是好呀!过去只能依靠班车,但是现在我已经完全不担心,在未来的某一天,单位会取消了班车这件事了。这是改革中的中国,这是改革中的上海。我们终于生活在一个可以选择的时代。
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早晨不上课的时候,可以早起也可以晚起。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习惯性打开收音机,听广播了解当天的新闻。今天听的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早新闻。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定位有不同也有重合。东方广播电台更带有都市台的特征,定位在服务都市的职业人群。没有想到今天早晨东方广播新闻中说到,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从社会学角度剖析:“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流行一次性消费的社会,一颗颗曾经平静的心不再平静,这一切在多如牛毛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得到最典型的反映,一切为娱乐而娱乐。然而,越是烦躁不安,人们越是从内心渴望——匆忙的脚步能等一等滞后的灵魂。”正是如此背景下,具有创新性的“慢综艺”生逢其时。
再想想上周六的时候,我接受过上海文汇报首席记者王彦的采访。采访的内容是关于周六晚上CCTV1一档新节目的评论。这档名为《朗读者》的新节目一诞生就引发关注。《朗读者》节目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相结合,由嘉宾们朗读曾经感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的文字。这个节目刚一诞生就引发关注。我们开始生活在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这是一个想被关注的年代,这是一个容易被关注的年代,这是一个很难被关注的年代。这真是一个不一样的年代。可以选择的时代,就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在接受文汇报采访的时候,我更多是从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这类节目被关注的原因去分析,发挥我的用历史和社会学视野去分析问题的优势。其中就有被今天东方广播电台早新闻引用的内容。尽管文汇报是有影响的媒体,但今天它越来越被划为传统媒体的行列了。传统的报纸内容如何通过其他传播方式扩大传播,已经是今天许多媒体从业者的担心和思考了。
像今天出版的文汇报对我的采访,早晨迅速通过了广播媒体进行二次传播,又有了一批新受众。同时,它也开始在网络上得到二次、或者多次传播,中国作家网等都在第一时间去转了这篇《“慢综艺”走红,让文化浸润心灵》的文章。这就是当下媒体传播的特点。当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自然也会改变人们的收听、收看的习惯。在技术改变了传播方式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如何才能更好通过自我调整去迎接这个时代的挑战,还真是一个问题。
虽然今天早晨没有去学校上课,没有在课堂里给我的学生上《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课程。但即使在家里,我们还是能够与这个世界建立起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和社会,为了这样的时代和社会,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者系上海政法大学社会学教授)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