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讯 (记者李婷)在上海,以居民“点菜”、政府“买单”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已经多年。以往,市民“点菜”的依据主要是网上和配送手册上的内容介绍。昨天,上海推出公共文化产品“大集市”,邀请各配送主体现场推介自己的文化产品,让市民先尝尝“菜”,确定喜欢了,再由社区工作人员“下单”。这是沪上公共文化配送各方第一次走到一起面对面交流互动,为的是让需求信息及时、灵敏地到达供应方,精准对接供需双方的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昨天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1.5万平方米的空间被挤得满满当当,百余家社会主体携公共文化配送新品前来展示交流,展区从1楼延伸至4楼。不同的产品类型,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展示方式,有的把展品带过来直接现场演示,有的利用大屏幕、电脑播放视频……经过一上午认真比对、挑选,安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李海鹰和她率领的市民观摩团相中了东方广播中心带来的 《中华武魂》 项目。“很多年轻父母会带小孩来我们中心,这个活动既教武术,又普及国学,很适合小孩子。”李海鹰果断地跟该项目负责人吴舜交换了名片,准备回去再征求了一下附近居民意见,如果没有异议就“下单”了。
而在李海鹰来咨询前,吴舜已经接待了十余家社区文化中心,不少机构现场就拍板要预约他们的活动。“真没想到‘集市’这么火!去年4月第一次参与配送点单的时候,没人认识我们,也几乎没有社区主动点我们的单,起步非常艰难。”吴舜感叹,这说明,再好的内容,也需要通过沟通来达成初步印象。
“交流越充分,供需越对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蒯大申在观摩了昨天的集市后发出如是感慨。他说,供需对接一直是公共文化配送的重大命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供应主体是否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有没有渠道去了解基层群众需要什么? 上海现在已经有线上点单、评价机制,还有公共文化云推广、展示和效果反馈,这些线上的应用都是实现供需对接的途径,不过仍有“缝隙”。“这就好像我们在线上买东西一样,缺少对产品的直观体验,很可能买到的东西和网店介绍给你的感觉不完全一样。”蒯大申指出,如今搭建的这个配送资源交流展示大平台,对百姓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提前体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配送产品,点的单也更对口味。
而摸清百姓的口味,也能倒逼供应方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配送产品设计理念新颖,形式活泼。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的“绿色生活体验展”项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项目教市民在阳台上种菜,在厨房里使用酵素,引导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如今的老百姓不单单满足于看和听,他们更乐于参与进来。上海陶院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带来的“陶瓷72道工序立体雕塑”,通过讲座加上展览,用一系列立体雕塑将陶瓷的72道工序直观地展示出来,最后观众还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陶器。该项目可观、可触、可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据透露,这样的供需对接活动将常态化,今后每年都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