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内航天育种组培实验室里经过神舟飞船搭载的试管苗。陶珠琳摄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航天育种组培车间里,经过神舟飞船搭载的试管苗被精心地筛选和繁育;在高通量分子育种研发平台,世界最高通量的道格拉斯分子标记检测系统每天可检测50万份样品,育种效率和精确性大幅提升;农业物联网技术与集成应用服务平台,可让专家远程科研育种,让数万亩园区实现生产环境实时监测……
这不是对未来农业的畅想,而是位于北京通州区于家务乡的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的场景,是正在加快打造的“国家种子硅谷”。
日前,种业科技园的核心项目———占地75.6亩、建设规模8.2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开工建设。研发中心由一栋8层板式高层及三栋13层点式高层组成,将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国家级种子实验室、检测实验室、种苗健康检测中心、品种权认证中心等平台都将入驻研发中心。
产学研结合,聚集60家种业企业
“种子硅谷”的源起,还要从5年前说起。
2011年7月,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正式建园,总规划面积5万亩,其中,新品种核心示范展示基地700亩,企业科研孵化基地750亩,专家中试基地1000亩。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通州种业园成为其中重要的农业科技板块,并成为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种业产业孵化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科技的“桥头堡”。
“农业园区,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只要有地、地里有人干活就行,而实际上我们这个种业园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创新驱动,集聚发展’为战略目标的园区。我们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模式,规划建立了企业集聚与孵化、产学研合作、人才保障与激励、成果评价与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推动种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郭磊介绍说,园区最终是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建设国际化的种业企业、科研、交易和结算总部。
经过5年建设,这里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的育种研发企业,如法国利马格兰、北京德农、北京联创、京研益农、澳佳生态等,加上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农业规划设计院等科研机构,总共60余家。同时,启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承接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产业链。
在这里,花卉苗木、水产、果蔬等一系列领域的良种创制,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京葫36”西葫芦新品种成功打破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抗TY病毒番茄品种实现了国产化;“京科968”玉米新品种2015年推广面积达到1600万亩,成为全国第三大玉米品种;太空香蕉、太空树莓、太空月季等作物销往广东、海南、辽宁等多个省市,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
“在农业产业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都跟种子有关,种业园区一定要有延伸的配套服务,它的生命力才会更强。”郭磊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园区逐渐形成了四大服务平台:高通量育种研发服务平台,为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快捷高效的高通量分子检测检验服务;农作物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实现种质资源的规模化挖掘和开发利用;物联网集成与应用服务平台,智能化识别、描述、分析、监控、管理和控制种业“育繁推”过程;农作物品种权展示交易平台,促进种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研发中心的开工是园区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节点,也是新的起点。”郭磊介绍说,研发中心建成后,还将引进一流的仪器设备,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十三五”期间,园区将全面打造全国种业科技产业的集聚区。
创新引领现代种业发展
“据我们观察,优秀的科技园区应该有两个特质,一是有效的土地整理和开发,因为园区的硬件和基础设施水平高,才会吸引企业稳定驻扎;二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引进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科技成果不断地推出和快速转化,产业链逐步完善,这样园区才能得以创新发展。我们现在就朝着这两个方向在努力。”园区平台企业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铭堂说。
“在整个农业领域,种子是最具高科技属性的产品之一,种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也是国家战略。”王铭堂表示,北京的种业科技资源高度聚集,全国80%以上的国家级种业科研力量集中在北京,而且种业企业实力较强,北京的种子交易规模约占全国的10%以上。园区依托北京的资源优势,实现了育种研发、企业孵化、展示推介、交易交流及公共服务等五大功能,初步形成了北京农业科技产业的新业态,不仅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被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体系,成为中关村体系里唯一的农业特色园区。
“按照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要求,园区正在努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平台,争取早日成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种业创新试验示范区,使园区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科技创新中心、优质产业聚集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为国家现代种业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王铭堂表示。
(本报北京2月1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