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这档以古典诗词为主题的文化综艺节目,唤醒了很多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蕴含古意之美的中华传统文化终于在当下社会重新焕发光彩。
虽然一档节目不足以直接改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但不可否认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继承、弘扬、回归传统文化,正走到一个比较有利的时间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定广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再到喜爱,最后主动传扬。”
圆桌会议确定400首诗词,现场仍在“砍题”“挖坑”
“挑大梁”完成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任务后,李定广又参与了第二季节目的命题工作。据他介绍,命题组一共进行了三轮命题,前后历时半年左右。首先,8位命题专家共同研讨吸引观众的创新题型。接着,由命题组初步限定出题范围,入选诗词大多是具有正面的当代现实意义的经典名篇,“能够令观众有共鸣、有启发”,值得一考。
他提到,第一季时,命题组主要着眼于唐宋诗词;而第二季时,作品的时间范畴更广,加入了《诗经》、明清诗词、毛泽东诗词等内容。之后,8人独立封闭出题,每人负责一种题型,等所有题目出完后,进行“圆桌会议”一一讨论,改的改、删的删。在第一季时,近三分之一的题目在这个环节被砍掉了。
李定广回忆,“圆桌会议”过程非常有趣,因为专家们可能持不同意见。好在选题原则是以理服人,当遇到有争议的题目,大家陈述各自的理由和看法。
据他透露,除了8位命题专家外,周笃文老先生等几位专家学者也担任了“命题顾问”。李定广记得,在某期节目录制前几小时,命题组还在现场砍掉题目,同时,对可以使用的题目继续“挖坑”,以提高干扰性,增加难度和趣味。为此,评委王立群特赐外号:“坑神”。
诗词大会能算是“诗词背诵大会”吗
不少观众看过节目后把《中国诗词大会》理解为“诗词背诵大会”。面对这样的观点,李定广认为“对,也不对”。
之所以说“对”是因为诗词储备量是参赛的基础和前提。李定广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记忆量在300至500首诗词的选手才有可能冲出“百人团”,而想要进入最后的“擂主争霸赛”没有500首以上的诗词储备是不行的。然而,比赛往往有很多偶然因素,因为再厉害的选手也不可能掌握所有诗词,所以把“会背很多诗”和成绩画等号不对。
在李定广看来,所有选手中,陈更和彭敏的诗词储备量和综合实力最出色。但是,陈更在决赛中的“滑铁卢”,是因为她确实遇到了本季比赛中最难的一道题。这道题是:“‘飞上枝头变凤凰’是形容谁的诗句? A.苏小小,B.李师师,C.陈圆圆。”李定广解释,此句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歌行体乐府诗《圆圆曲》,比较冷僻。这首诗中,大众熟悉的一句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因此李定广强调,《中国诗词大会》除了记忆的部分之外,更要求选手有良好的诗词理解与鉴赏能力。在“个人追逐赛”的9道题中,有一大半不是专门考背诵的,而是有很多与诗词相关的知识点;而“擂主争霸赛”的抢答题考的更是诗词理解与文学知识。而“飞花令”环节考验的是选手的两种技能:诗词储备和心理素质。李定广提到,本季总冠军武亦姝在这个环节,曾多次通过“背诵难的诗和一长串诗,成功压制对手”,她未必赢在了基本功和诗词实力上,但她赢在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上。
要提高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节目的社会效应大大超出原本的预期,李定广在欣慰的同时,表达了对如今的古诗文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古诗文的担忧。他说,目前中小学课本上的诗词基本是由中小学老师挑选的,“多是出于应试实用的考虑”,如果让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来选就不是这样的结果,因为他们更偏向于人文价值更高的作品。
李定广认为,很多经典诗文能够对当代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同时古诗文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怀,但在现在的古诗文学习中,这个层面的意义体现得不够,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老师的教学流于表面,只让孩子进行记忆,却不充分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他强调,老师一定要让孩子“懂”诗词,因为孩子“诗背多了就有可能‘串词’,但他们理解了就不会‘串词’”。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要改善,要多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诗词的真理解、真兴趣。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定广发现哪怕在中文系中,真心喜欢诗词的学生也不多,大多数人是“被动地喜欢”。所以,当他看到本季 《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重新燃起对诗词的喜爱时,内心倍感欣慰。他提到,近年来回归传统文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种从上至下的推动力度很大。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也涌现了一批爱好诗词的基层普通人,如白茹云等,他们对全社会的影响也非常大。如今,继承、弘扬、回归传统文化,已经走到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