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冯其庸 口述
宋本蓉 记录整理
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出版
文汇网讯 文史学家、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于2017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腊月二十九是冯先生95岁的生日,可惜,先生没有等到。不过,幸运的是,冯先生收到了刚刚出版的《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这是冯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唯一一部口述自传。该书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录音后转换成文,经传主五次修改、最终定稿,并附加大量彩色、黑白图片。既是一部韵味悠长的口述自传,更是一幅真实再现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的历史长卷。
冯先生出身贫寒,努力攻读,毕业于著名的无锡国专,后投笔从戎。1949年以后,历经风云变幻,仍一意向学,不仅主持校订《红楼梦》而成一代红学大家,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大国学”新概念,更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又穿越米兰、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他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这一颇有心得的学术路径在其口述自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作者简介
冯其庸,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知名学者,红学家。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96年离休。荣获文化部“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终身成就奖。主要著述,除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尚涉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其文章、专著、诗词、评批、文献加工整理,以及书信、收藏、绘画、摄影等,均收入三十五卷本《瓜饭楼丛稿》和十五卷本《瓜饭楼外集》。
链接·自序
我一生受过不少磨难,小时是经常挨饿。日本侵华期间,我从日本鬼子的刺刀尖下躲了过来。三十岁我到了北京,我常常受到当时极左运动的批判。反右运动时,我被学校内定为第三名右派,幸得中央领导来听我的发言,称赞了我,才幸免于难。“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在人民大学第一个受批斗,我熬过了这场噩梦似的十年浩劫。1975年,我被借调到文化部,主持《红楼梦》的校订工作,我的命运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我的许多著作,都是在1975年之后写成的。
我曾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查实了玄奘取经回归入境的明铁盖山口和经公主堡到达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的瓦罕古道。之后我又穿越米兰、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
我还经历了前后二十年的时间,查证了项羽不死于乌江的历史真相。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
我的这部口述自传,简略而扼要地叙述了我九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我自己开辟的学术道路。2015年2月,我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愧受之余,希望我的治学经历和著述,能对文史研究领域,稍有裨益;而这本小书,也对想要了解我的人有些用处。
冯其庸九十又三于瓜饭楼
2015年10月15日
链接·后记
这部口述自传,是从2012年8月8日开始的,至今已前后经历四年。延搁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断生病,有时一病就是几个月,这样就把这件事延误下来了。
原先开始口述时,只是说为了馆藏,供读者查阅,要录像、录音,没有说要转成文字出书。后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又把录音转成文字了,我事先并不知道。但是口述录音与文字表述的区别是很大的,何况我的口述几次中断,前后也有脱节和重复,加上我是南方人,语言上也容易出差错,所以文字的加工费了很大功夫。
还有这部口述自传,主要是叙述我个人的经历,没有涉及学术界、文化界、艺术界的许多朋友,更没有涉及海外的友人,真正只是叙述我个人几十年来坎坷的经历。
这部口述自传又经过了我五次的增删和修改,现在终于定稿了。但现在的定稿,大量是我修改和增补的文字,所以已经不是纯口语化的记录了。我所以同意出书,只是为了存留一些历史的记忆。本书的图版,全是高海英挑选制作的。
整个录像、录音和转成文字,是田苗和宋本蓉等几位国家图书馆记忆中心的同志做的,文字的转化和整理主要是宋本蓉做的,我做了删节和文字的修改、增补。
谢谢他们几位的辛劳和耐心,使这部书终于能面世。
2015年7月8日冯其庸九十又三于瓜饭楼
链接·书摘
找到玄奘取经回国的明铁盖山口古道
我去西域做调查,从1986年到2005年,刚好是20年,帕米尔高原我上去三次,和田去了五六次,库车也是六次。
1998年是第七次去新疆,这次也是到了帕米尔高原,这是我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第一次到了红其拉甫这一带调查,没有任何结果,等于是一次观光旅游。等到了1998年我又上去了一次。其他的几个口岸,就是对外交通的口子,我挨着次序,差不多都调查了一遍。怪石沟这一带西部的口子,我先后都去过,都对不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情景。
1998年到了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那个地方有一个咱们部队的招待所,我就到招待所住。因为上次已经去过一次,再加上南疆军区也已经电话告诉他们我要上去了,所以他们早有准备。
我住的地方刚好跟招待所的领导靠得很近,我听着他们在商量,说明天怎么安排冯老的活动?有的人说到红其拉甫,有的人说到哪里。我一听着急了,我说,我不是来观光的,我上次已经看过一次,没有必要到那些地方去了。我说,我这次一定要到明铁盖。他们一听说是明铁盖,就说不能去,明铁盖路程很艰难,没有正式的道路,吉普车虽然能开,但是颠簸得非常厉害,你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禁不起这样颠簸。我说不行,我这次来,目的就是指着明铁盖来的,如果不能去明铁盖,别的地方我哪儿也不去。我一定要到明铁盖,你不要管颠簸,你只要有车把我送到那里,我就满意了。后来他们一看我那么坚持,就同意送我去明铁盖了。
道路当然很颠簸,一直等于是跳着走的,“嘭咚嘭咚”地跳。从塔什库尔干到明铁盖,塔什库尔干是海拔4000米,明铁盖是4700米。走到接近明铁盖的一个地方,我们部队有一个边防站,是喀喇其库站。到喀喇其库站,停下来吃饭、休息。
边防站领导带着我走出房子,到外面看看,旁边有一条大河,叫喀喇其库河,河水奔流得非常急。我想调查玄奘记载的公主堡,我就说公主堡能不能看见?能不能去?他们就把我带到河边,原来那里有一座木桥,已经被大水冲掉了,没有桥了。他说你要去公主堡,就过河,沿着山根的小路,沿着这条河,一直往北走,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堡垒一样的山头,他就数着第几个山头,其实我看不大清,都是他告诉我第几个山头排着数过去,大致可以看到公主堡的那个山包。
可是无法过河,因为那个水倾斜度很大,奔腾很急,也看不到有多深。他先是想让我骑在马上过去,但是也不放心。如果水淹进马耳朵,马就没有办法了,就会淹死,人也就无法救了。因为水流这么急,万一马失蹄,陷下去就被水冲走了。后来说找两个战士,架着我,背着我过去。我说不能这样,深浅都不知道,万一一脚到了深的地方了,我们三个人都无法挽回。所以我只好说不去了。
我就决定不去了,说完不去,就回头了,回头无意中看见旁边插着一个路牌,指的方向是往上,写着“瓦罕通道”。我一看就高兴得不得了,我说我寻了半天就是要寻找 “瓦罕通道”。因为唐代的文献记载,玄奘回来是从瓦罕地区回来的。现在有一条小道叫“瓦罕通道”,那意思是通到瓦罕去了,那他从瓦罕回来肯定是从这里回来的。所以我马上把这个意思告诉他,我说这指向哪里,他说到明铁盖,我说那我们往明铁盖走,我原来计划的也是去明铁盖。一看有“瓦罕通道”,又指向明铁盖,我就非常兴奋。我说,一定要到明铁盖去,这下连边防站的政委也非常有兴趣,他说,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们就一起上了吉普车,继续往上走。
山越来越高,没有路。从山顶上流下来一条水道形成浅滩,夏天雨水充足和冰雪融化的时候,山顶上的雪变成汹涌澎湃的洪流往下冲,所以河道很宽。到了9月以后山上早结冰了,也不下雨,所以水道就一下就变小了,很宽的水道中间只有一点点水流了。吉普车刚好沿着水道旁边的斜坡,稍微倾斜一点,就可以往前开。一路就开到明铁盖前哨的哨所。
守护明铁盖山口的有一个碉堡,战士背着枪,在那个碉堡顶上守望。我们到了哨所的营房停下来,听守在明铁盖的战士讲,这是当年唐玄奘取经回来的地方。他们说,这是世世代代的牧羊人传下来的话,前面还有一个波斯人的墓。我请他马上带我去看那个波斯人的墓。波斯人墓已经是基本上快消失了,但是还有一大堆石头,大大小小的石头,在墓顶上有几块比较大的石头,还放了一个羊头,很大的羊头。这个羊头看起来是有人专门去放在上头的。
他们说前面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冰洞,冰洞里还有冻僵了的尸体,是哪个年代的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战士告诉我,到冰洞口子就顶不住了,那个冷气直往外散,根本不能进去。我想去看看,我也没跟他们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边疆前线的情况,我就往河道前面的拐弯走。前面是一排冰峰,冰峰背后就是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的地方。到那个冰峰为止,这边是我们的,那边是他们的。
按规矩我们可以走到冰峰再过去大约30米,但是一定要两边的边防站互相打招呼。比如我们中国边防站通知那边的边防站,我们有人过来考察,要过这个地方,他们许可,那你过去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你没有得到许可,你靠近边境了,你就要特别警惕了,万一引起误会,开起枪来就麻烦了。
我当时不知道这些规定,背着相机,就往水道的拐弯处走。因为那时候水已经没有多少了,能跨得过去。我想至少看看冰洞究竟在什么位置。他们也不知道我想去看,他们发现了以后,连忙拼命地往我那面赶,把我拉回来。他们说千万不能再往前走了,按规定你再要过去一定要跟他们打招呼,否则的话他们就当作你要越过边境去了,那就要发生误会了,这样我就只好回来了。
我记得玄奘《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的是个藏宝洞。有一次波斯商人回去的时候,带了大批的骆驼、珍宝,结果碰到大风雪,严寒,最后堵在一个洞子里,全部被冻死了。他们感觉到已经危险了,先找了一个地方把珍宝藏起来了。老百姓说有一个地方是藏宝洞,但是究竟在什么位置不知道。
有一位战士告诉我说,一个牧羊人在浅滩上捡到了一件宝物。当然我们也没有看见,战士也没有看见,只是听人说。但是这些传说给我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玄奘确实是从这个口子上下来的。
因为从这个口子往下去,《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几个点都找到位置了,波斯人的墓,底下的公主堡。《大唐西域记》里的标题是《汉日天种》,记载了一个故事:中原的皇帝有一个公主,远嫁到西部的一个国家,对方国家派人来接,这里派人送,碰了头以后一起往西部走。走到现在叫公主堡的这个地方,碰到那个国家内乱,就通知现在不能去。因此就在现在叫作公主堡的那个城堡里停留下来了,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公主忽然怀孕了,后来生了一个健壮的小男孩。当时双方的人都非常紧张,说这个怎么交代呢?娶亲,半路上生下孩子来了,要处死护送的人。忽然伺候公主的丫鬟说,我们公主怀孕是上天的意思,每天中午,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天上下来一个非常威武的将军,就跟公主好,之后公主就怀孕了,所以现在生的孩子也很健壮,很威武的。这样就免了迎送两方面的灾难。也因为有这种事,也不好再回去了,所以就停留在这个城堡里了。玄奘记载了这个故事。
公主堡这个名字是斯坦因去调查这个地方的时候简称的,因为公主在这个城堡里待过,所以大家说这个地方就叫公主堡了。公主堡也在这条线路上。但是我上去的时候是从塔什库尔干坐吉普车到明铁盖,没有经过公主堡,只是远远看到公主堡在前面,可是隔着一条大河。所以我一直不明白,玄奘是怎么去公主堡的。实际上我现在走的是1949年后新开的近路,不是玄奘下山原来的瓦罕通道。
不管怎么样,几个重要的点都走到了,玄奘从公主堡下来以后是塔什库尔干,唐代的石头城还在,玄奘在那里住了二十天,这都有记载,都是原地方,一点没有差错。这许多地点,就可以形成一条线路,玄奘确实是从明铁盖山口,一路往底下走,然后到了塔什库尔干,到了石头城,在石头城停留了二十天。所以玄奘回来走的瓦罕通道,从明铁盖山口下来,这一点可以确信无疑。只是他为什么会到公主堡,这个疑问还未解决。
来源:新浪读书、当当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