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寒气阵阵,屋内暖意融融。茶楼书场天天满座,已成古镇一景。
▲朱家角曾是评弹艺人跑码头的重要一站。
▲演出前演员在精心化妆。
▲半场书结束,两位演员在狭小的后台休息。
▲台上演员说噱弹唱,底下观众听得入神。
▲观众大多是镇上的老人。
▲茶楼为观众提供免费茶水。
▲散场时,观众向演员竖起大拇指。
▲老听客把茶杯留在窗台上,第二天再来赴约。
■摄影/袁婧 撰文/王柏玲
穿行在古镇朱家角的石板小路上,拐进临河的北大街,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筑,放生桥边商铺鳞次栉比,一座已近700年历史的茶楼低调地隐匿其间。“江南第一茶楼”相传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是旧时早市后渔民、小贩喝茶歇脚谈天说地的地方。沉寂多年后,如今它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到百姓日常生活中……
古镇茶楼响起吴侬软语
一阵清亮的三弦响起,刚才还一片嘈杂的茶楼里霎时安静下来,七八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舞台。说是舞台,也就十来平方,布置极为简单,一桌两椅,一男一女两位演员分坐两侧,各持三弦、琵琶,已经进入角色。
一段轻快的开篇暖场后,就转入当天的正书。元旦新开的《义仆云天》正说到精彩处。台上演员说噱弹唱,底下观众听得入神,手里端着茶都顾不上喝一口……
每天中午12:30,朱家角江南第一茶楼的公益书场都会准时开演,观众大多是镇上的老人,演员则来自江浙沪三地的评弹团,每半月换一档书。百年茶楼里的吴侬软语已成古镇一景。
茶楼老板江虹蔚是个温婉精致的云南女子,从事茶叶经营,正是因茶结缘,与江南第一茶楼巧遇。她清晰记得四年前第一次走进茶楼的情景。那时茶楼歇业已三年多,推开店门,嘎吱作响,里面落满灰尘,一副破败景象,看得让人心疼。
接手茶楼前,她在古镇考察,每天找当地老人喝茶聊天。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江南第一茶楼,当年这里经常会有京剧、越剧、评弹等演出。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甚至兴致勃勃地给她描绘自己幼年时陪爷爷听书、钻八仙桌的趣事。“老人们对茶楼有着别样的情感。”江虹蔚不由得生出一份责任感,“这么久的历史,这么好的建筑,一定要让它重焕生机,要让老人的情感有所依托。”
最初茶楼只开设早茶,来喝茶的老人一般早上九点多就陆续散去各自回家。江虹蔚总想着空下来的茶楼还能为老人做些什么。
她了解到,朱家角曾是评弹艺人跑码头的重要一站,评弹艺术在古镇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于是她决定增开午间书场试试。镇上的老人闻讯奔走相告,书场一开演就获得满堂彩。很快茶楼书场的名气越来越响,还引来了附近金泽、练塘的居民。书场实行会员制,现在已有注册会员230多人,平日里每天总有七八十人,场场满座。
政策扶持培育地域文化
每隔半小时,周阿姨都会拎着热水瓶在书场里转一圈,给观众续茶水。周阿姨也是古镇居民,退休后应聘到茶楼做工作人员,负责午间书场的秩序。她一般上午9点到店里,打扫卫生,整理桌椅,给竹壳水瓶灌满热水,忙活小半天,一些吃了早午饭的老听客就来占座了。
老人们对这样的环境都非常珍惜,帮着书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还自发制定文明公约。但老人们心里也时常会生出一丝隐忧,因为茶楼的早茶和书场都是免费公益活动,没有盈收不算,还要贴补不少费用,除了支付演员的演出费,日常水电煤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他们很担心老板会坚持不下去。江虹蔚确实也有为经营犯愁的时候,与老人闲聊时会不经意流露。
耄耋老人仲老伯是书场的常客,只要天气好就会坐车过来听书。有一次,他碰到江虹蔚,似乎欲言又止。散场后,他又特地找来,从兜里掏出200元钱,激动地说:“你一定要留下,有困难我们会帮你……”一旁的老人也都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挽留。江虹蔚被感动得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大多都是拿着低保生活的。这钱,她婉拒了,但心意留下了。
隔了几天,仲老伯又让人做了面锦旗送来,表达感激之情。其他老人也纷纷效仿,现在锦旗墙上都挂不下了。在江虹蔚看来,这不仅是对经营者义举的表彰,更是对百年茶楼的眷恋和喜爱。她希望尽己所能更好地为老人服务,让老人安心。
在这方面,朱家角镇政府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并给予大力支持,确定江南第一茶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基地,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来培育地域特色文化,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