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每年年初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正是对科研成果的“大阅兵”。昨天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总数比2015年减少15个,比2014年减少40个。而由上海牵头及合作完成的获奖重大科技成果及个人,从2015年的42个增长到52个,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8%,这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上海获奖的最高比例。
具体来看,上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8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分别占国家同类级奖项的12%、12%、22%和16.7%。
一个个数据,从不同维度印证了上海正在成为一片科创的热土,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显现。
创新协同高地效应显现
科技创新,如今已越来越不是某所高校、某家单位能单独完成的事,想要形成有影响力的创新,协同合作不可少。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表示,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有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那就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力,要允许“墙内开花墙外香”,使上海成为协同创新的高地。
从2016年度上海市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大科技成果看,上海参与全国跨地域协作项目达到28项,占比超过一半。其中,既有高校科研团队与外省市合作开展的研究,也有企业利用技术优势为全国提供产业平台支撑,显示出上海在知识溢出、产业带动方面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海峰介绍说,一些技术受环境所限,并不一定能够在上海大面积推广应用,但这并不妨碍上海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为周边地区输送技术,把创新成果辐射到全国。
比如这次获得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就是个合作项目。上海地少人多,养殖业在这里很难有用武之地,但上海的生物技术优势在国内有目共睹。据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研发负责人刘光磊透露,上海提供了逾30%的优质奶牛遗传数据,从2012年开始,每年有200头种公牛经过技术验证。目前,该技术已经推广到全国20个以上的省份,国产奶牛公司的种牛几乎都用上了这一技术。
“70后”新人多了,频频挑大梁
此次在上海市的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樊春海、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谢少荣、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童小华、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何斌、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清华,均为“70后”,与2015年仅有一名“70后”获奖相比,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樊春海的获奖项目,就是一个介于生物分析化学和界面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这一研究成果产生20篇核心研究论文,他引4269次。
在上海市科委基础处处长陈馨看来,能否让青年科学家冒出来,是判断科研环境是否良好的“生态指标”。许多数据表明,35岁左右是人最有创新活力的时期,上海在人才体系建设中,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不仅在全国率先为35岁以下年轻人开辟了“启明星”项目,更为32岁以下年轻人开辟了“扬帆计划”,助力青年科学家冒尖。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何斌是1975年生人,他主持完成的“大型风电水电机组低频故障诊断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介绍,同济大学近年来遵循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规律,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激发科研活力,2016年,同济大学有11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杰青”“优青”,青年教师科研和成果转化热情高涨。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认为,纵观这几年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情况,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跨界越来越明显,一个奖项很难分清它是物理还是生物。科学研究本来就不该拘泥于学科分类,只有抱有强烈好奇心,探究问题的本质,才能产生原创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