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就像在和时间赛跑,但却不知道是死神跑在前面,还是肝源跑在前面。”今年50岁的肝硬化晚期患者李伟明(化名),终于在等待了18个月之后盼来了配型成功的肝源,完成了肝移植手术。
“刚开始等待的时候,感觉每天都充满了希望,但是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过去,那个时候人就开始焦虑了,想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李伟明说道。
目前正在恢复期的李伟明,觉得自己的是幸运的,住院期间,他目睹了不少病友在焦灼的等待中失去希望,甚至最终离世。
让李伟明印象深刻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他被查出了一种名叫肝糖原累积症的先天性代谢疾病,病情凶险,治愈的可能很小,换肝是惟一的活路。然而成年人肝源都严重不足,更不用提儿童的肝源供体了。最后在漫长的等待中,小男孩一家不堪每日高昂的住院费,选择回江西老家保守治疗。
“不知道他们现在情况如何。”李伟明面有忧虑地回忆道,“当时经常听到这个小男孩问妈妈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手术。每次听到这样的对话都觉得世界很残忍,让这么小的生命遭受这样的煎熬。”
在等待肝源的这一年半中,李伟明发现医院的病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中国器官捐赠和器官移植不容乐观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