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来工作室
郁秀敏工作室
精彩画面
二十四节展示课同时亮相彰显实力
在园西小学办学联盟成立后的首场学科教学培训中,语文教研组集体亮相,在姚星钢校长的精心策划指导下、办学联盟负责人张欣老师和语文学科负责人郁秀敏老师的具体指导安排下,活动开展得十分有序、扎实。
办学联盟语文活动紧紧围绕“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展开,共开设了24节课、6个讲座、5个专题研讨,做到1—5年级全覆盖,浸润式互动交流。联盟成员学校石笋小学、坦直小学、施湾中心小学、黄楼镇中心小学、新场小学、六灶小学每个年级都派出优秀教师代表来到园西小学,进行“观摩课堂、参与教研、集体备课、培训交流”等活动,共同深入课堂,聚焦语文,碰撞思维,启迪智慧,相互切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令人赞叹的是,园西语文大组一共推出了24节展示课,执教老师风格各异,有的干练、大气,有的细腻、灵动,扎扎实实在进行着语文教学。
一年级秦肖奋老师与吴娇燕老师执教的师徒同课异构 《寄冰》,吴老师的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多,课堂气氛热烈,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活力。秦老师对于教材研究之透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之准确,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两位教师经过自己对于文本的解读,设计出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却能殊途同归,达成同样的课程目标,展现了同样精彩的课堂效能。
区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郁秀敏老师执教了 《歌声》 一课,充分体现了园西“清简”语文的特点,目标简明,过程清晰,还加入了时下最热门的“课堂教学评价”,设置了三个不同梯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了及时、准确的评价,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完,《歌声》 还余音袅袅,老师们纷纷表示听郁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优秀骨干教师、校长助理张欣老师执教 《我们家的男子汉》,循循善诱、幽默风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得头头是道,听课的老师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荣获“信得过教师”的刘懿老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童恋吉老师共同执教 《莫泊桑拜师》。两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都十分深入,紧紧围绕本年段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设计教学活动。刘老师沉稳、亲切的教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指导。童老师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想象,抓住单元目标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
这一堂堂精彩的课堂都是园西语文团队无数次的打磨与推敲完成的,体现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在学校,语文学科绝对是具有分量的学科,也是呈现能量的主力,更是拥有质量的王牌。因此,教育界有语文强学校强的说法。
内涵在内,名声在外,用这样的词儿形容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语文教研组实不为过。姚星钢校长认为,语文教研组队伍精良、品质精致、教学精到,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有朝气、特别有魅力的优秀团队。
园西小学语文教研组,是上海市优秀教研组、3次获区优秀教研组。近三年,语文教研组有36人次获区、市、全国级奖项,为校际、区、外省市开课78节、讲座58次,区署级以上发表文章41篇,184篇学生作文刊登在市级以上刊物。
语文教研组,是一个教学功底扎实、教学风格各异的优秀团队,也是一个整体队伍强壮、集体团结合作的强大团队,51名语文教师中,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有3人,而两个名师工作室———郁秀敏工作室和马春来工作室,更是各有风采。
“教”出特色,“研”出品质,“传”出示范,正是语文教研组的风骨。近几年来,园西小学语文教研组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校本课程建设为依托,着眼持续发展,注重校本研修内涵,在专业发展和优质教学中屡出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点将台
同行中的佼佼者
郁秀敏 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劳模、上海市园丁奖、区首届明星教师、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曾获全国教学评比一等奖、三次获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三次获区教学评比一等奖。执教各类公开课几十节,二十多篇论文、案例发表于市、区、署级刊物。
秦肖奋 浦东新区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和浦东新区优秀辅导员,先后荣获上海市园丁奖、浦东新区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提名奖、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获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发局记大功奖励。曾多次在二期课改上海市新教材培训班上展示课。撰写的近二十篇论文、案例发表于市、区、署级刊物。
褚勤 浦东新区骨干教师。2013年获浦东新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获上海市第十一届金爱心教师提名奖。撰写的 《增加识字内涵,积淀汉字文化》 获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于 《小学语文教师》。2015年被评为2014学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导师。
童兰 浦东新区骨干教师。2009年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2014年5月获浦东新区骨干后备教师研修班“优秀学员”称号。2014年7月为外地校长、教师做讲座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新课标》。2015年4月、2016年5月分别发表论文 《文明礼仪教育———教育的根本》 和 《班级建设因“活动”而更精彩》 于 《浦东教育研究》。
陆陈洁 浦东新区骨干教师。2011年获浦东新区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语文学科一等奖。2012年获浦东新区中小学品社学科教学比赛一等奖、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小学品社学科二等奖。2015年获浦东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语文学科一等奖。2015年所带中队被评为浦东新区少先队“快乐中队”。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主任。
袁巍 浦东新区骨干教师。2013年12月获上海市第二届“联盟杯”教师教学设计十强课评选小学语文组三等奖。2014年5月赴云南昭通大关县笔山小学、永善县民族小学、绥江县南岸小学上示范交流课。2015年2月撰写的 《评价“导航”教学》一文发表于《上海教育》。2016年5月获浦东新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二等奖。
制度促“规范”研究有“主题”语文教研组的“研修风骨”
制度促“规范”
园西小学从1992年起就实施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创立了教学质量流程管理制度,分为备课、课堂教学(随堂课评比)、作业、教学复习计划、辅导补差等,并逐年加以完善、推进。在整个教学流程考核中,随堂课比重最大,占40%,备课30%,作业20%,复习计划10%,根据这四大项内容,按40%左右的比例,评出每学期的教学流程优秀者获得者。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研组还制定了“园西小学语文作业制度”、“园西小学语文周周小练习卷命题训练点与相关细则”、“园西小学语文周周练批订细则”等,老师们都能将这些细则一一落实到教学中,可以说用制度促“规范”。
研究有“主题”
园西小学语文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独具特色的研讨主题,从老师们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最大教学问题入手,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共同研讨解决问题。
主题一:当老师们纷纷反映作文教学困难重重时,着手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姚校长亲自挂帅,在市级范围内上作文展示课;
主题二:当有部分家长反映语文作业量的问题时,专题化研讨《“晒一晒”我们的语文作业》,进一步反思,并规划了一至五年级的作业内容;
主题三:当教师队伍逐步迈向成熟,渴望在原有的教学水平上更进一步时,“名师进园西”的项目悄然形成。学校邀请区里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还邀请全国青年名师戴建荣老师、市写作协会副会长徐鹄老师、全国优秀名师卢雷老师等,为全体语文老师上示范引领课,并互动研讨,答疑解惑,为教师打开了教学新思路。
主题四:当学校引进了更多的青年教师,针对学校提出的减负增效的教学思想,大家重温教学常规,把教学的五大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做得更规范,把常规要求内化为老师们一种自觉的习惯,并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中。
主题五:当想在课堂内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想将课程标准在表达方面的要求落实到每一篇课文学习时,开展了“关注表达形式,指导言语实践”的主题研究。在随堂课、教研课中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性研究,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关注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写了什么之外,还要懂得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点,敢于花时间让学生表达,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教会学生表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主题六: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困惑时,便开展了“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主题研究,除了老师们在备课中确定集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外,还尝试按照“认识———实践———迁移”的流程设计教学,以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这个研究主题在新区优秀教研组现场复评时,得到了教研员的赞赏,教研员陆耀芳老师还特意在全区语文教研组长会议上,介绍了实践做法与经验。
专题研讨式的教研活动目标清晰、主旨明确,能围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有目的性地研究,是对以往教研活动的一种突破。
课堂倡“清简”作业讲“品质”语文教研组的“教学风格”
课堂倡“清简”
一是上课———提倡“清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研组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35分钟要质量。
如何提升语文课的品质,让热热闹闹的课堂静心回归? 为此,教研组鲜明地提出了园西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主张,那就是“清简语文”。所谓,“大道至简”,很多情况下,越简单就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清简”,即过程清晰,目标简明。这个词,在现代文本中,似乎不常看到,但在古代诗文中有,比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清简的生活,清简的语文教育,应该是追求的境界。
———教学目标简约。学会根据课程标准、文本的特点,确定明确的教学内容,然后指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不要多,重点一到二个语言目标就行,注重一课一得。
———教学过程简化。突出教学重点,敢于舍弃无关紧要的教学环节,在本课最值得学习的语言训练点上重锤擂鼓,敢于花时间大面积训练,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可以多说说:谁还没有请到?
———教学提问简洁。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克服繁复讲解、细碎提问。有一个统领全文的大问题贯穿始终,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如校长所说,备好课,不妨自己数一数,提了几个问题,那些问了白问、不问也懂的问题,大胆删去。
———教学语言简练。教师话语要简单,点拨应该有所侧重,点在关键处,评在要害点,简明扼要,不要重复学生发言。一句话,少而精。
———教学媒体简便。背景要简单清楚,字体要适中,链接要少,便于操作。强调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
———学生作业简易。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设计一两个以读写为内容的练习。提倡作业随堂化。
“清简”不是简单的同义词,也不是指教学手段或教学本身的简单。“清简”的前提是厚实,是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作业讲“品质”
都说园西小学的孩子能写一手有笔锋的字。除了抓好书写,要想提升作业品质,语文作业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大胆摒弃了以往统一增订语文课外教辅练习册的做法,尝试每位老师在集体商讨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编制有园西特色的周周小练习卷。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学会设计作业,学校两次邀请了致力于作业研究的教研员汪洋老师来校指导,分享最前沿的作业设计理念,力求作业设计做到覆盖面广,层次明晰,难度水平分布均匀,注重与课堂教学的关联性。
资源求“共享”同伴齐“成长”语文教研组的“行事风范”
备课———资源共享
在学校语文资料库中,已经形成了数套一至五年级完整的语文资源,包括讲读课、古诗、综合练习、作文课,甚至是复习课的教案,以及配套的精心制作的实用有效的课件,还有各单元试卷、各类计划、各类复习卷等。这些集教师心血汇集而成的资料,都是教师们根据自己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特点自制而成的。
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资源共享,在原有的教案上进行创新,更支持他们钻研教材、独立备课。老师们接到新的班级、拿到新的课本,他们常会不厌其烦地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己的经验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修改教案和课件,调整教学环节,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重起炉灶”、“另辟蹊径”中,老师们逐步提高了解读文本的能力、独立备课的能力,明确教学是真正为学生服务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从2013年度第二学期开始,语文教研组在期末开展“我喜爱的教学设计”活动,根据每一位老师的投票数,评选出了最佳设计。这个活动深受老师喜爱,也激励着老师们备好每一堂家常课,通过这个“小小的评比”提高了老师们独立备课的能力。
评课———教研一体
教研活动改变“一人讲,大家听”的传统教学研修模式,由组长或备课组长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积极为教师搭建平等对话、交流研讨的平台,引导教师定期总结交流,回味反思,把自己在新课堂教学中独特的亮点和教学的创造点一一展示给大家,成果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比如外出参加了“千课万人”活动,参加了区里的教研活动等,都会安排交流环节,而且教研活动会轮流当主持人,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教研主题设计活动内容,以利大家共同提高。
尤其是在教研活动的“观课评课”方面,不是传统的分优点与不足两方面来评课,而是要求每位老师都能带着任务进课堂听课。大家的观察点可以各不相同:有的从“老师提问、指导、评价”来观察,有的从“学生的发言面和发言次数”来统计,有的从“创设学习情境”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关注,有的从“课堂容量”、“教学目标的实施”来测评,还可以从“现代技术的运用”来评价。评课各有侧重,用数据说话,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研修”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形成教研合力,渐进式提升语文的教研文化品位。
语文教研组建设的一大亮点在于课堂,为了切实提高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效率,随堂听课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也成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有效的一项措施。随堂课,提前10分钟通知上课老师,除了获得“信得过教师”以外,每一位老师都参加。连续13届1000多堂随堂课,让教研组内的任何一位老师心中充满了教学上的压力,谁都不想把课上砸,谁都想使自己的课上升一个台阶。办公室里,时时都充满了教研的气氛,谁先上了什么课,就及时谈感受,及时反思,修改教案和课件,让后上的老师得益,真正形成了“教师研究共同体”。
随堂课评比是人人参与的,评委有固定的人员组成,除了教导处的学科负责老师,也来自第一线的老师,由上一轮的优胜者“信得过”老师担任。每一节随堂课后,评委们都会及时与上课老师进行互动对话式的评课,着重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改进,给出详细的书面评价;每一个阶段后,教研组的成员们都会围坐在一起,进行随堂课的“诊断”,指出优点与不足,特别是将随堂课中的典型课例罗列出来,进行分析、评点,引导教师关注教学细节、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学生,逐步提高教研活动中教师听课、评课的水平与能力。
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随着随堂课教学评比的推进,老师们的上课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老师们化压力为动力,教研气氛更浓,协作精神更足。
同伴齐“成长”
所谓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间经常进行的一种切磋、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横向交流活动,它是化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激发灵感的有效办法。
在园西小学,同伴互助的模式主要有三:
一是新进校教师的“助你成长”活动。每位新来园西工作的老师,来园西工作的第一年,学校都会指派一名德才兼备的老师作师傅,进行一对一的带教活动。整个活动,从带教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开展、活动考核,都有易操作重实践的细则,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二是信得过教师的“结对互助”活动。园西小学的每一位署骨干、校信得过教师,都要带教一名本校的青年教师,结成教学对子互帮互助。
三是备课组老师的“合作伙伴”活动。这是一种自发的结对模式,老师们如果只有自我研修,缺乏同伴互助,久而久之,这种自我研修就会处于一种封闭无援的状态。园西小学的语文团队比较强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师们经常协作互助。尤其是备课组内的老师,大家会约定每学期共同研读的专著,共同研究的教学专题与准备共同执教的研究课。这样,生活中的朋友亦成了工作时的合作伙伴,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使得园西的语文教研组成了一支充满智慧与力量的团队。
语文教研组要求教师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起点。老师阅读的书籍非常丰富,针对各自的专业知识需求,有《唐诗宋词》《文本细读》《构建主义理论》《大学语文》等等,进一步厚实了专业知识。
教师采取自学、摘抄、背诵、集中培训、组内交流、学校论坛、撰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专业素养,每学期还评选出优秀、优良奖。
同伴互助,“有想法乐于与同伴说”、“有看法善于跟同伴讲”、“有文稿诚于请同伴改”。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发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使大家在教学研究上有很大提高,为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