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毕业生于航承载着自己的芭蕾舞梦想,“飞”到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继续深造。在舞蹈学校专业老师林美芳的指导下,于航先后斩获“2016年美国世界青少年芭蕾舞大赛”“第44届瑞士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等国际赛事“六连冠”,成为芭蕾舞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在于航之前,舞蹈学校已经走出了多位舞蹈家,一大批优秀学生在国际国内舞蹈大赛中频频摘金夺银。
这漂亮的成绩单背后,蕴含着舞蹈学校方方面面的努力。尤其是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最终形成以芭蕾舞、中国舞为龙头,以现代舞、国际舞和歌舞为补充的舞种全覆盖的专业发展格局,并创新了“课程教学、剧目创作、舞台实践”———“三位一体”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助推名师优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零距离”
“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隔着一条无形的鸿沟。”副校长陈家年很感慨,舞蹈演员的“职业寿命”其实不长,不少学生进入专业剧团工作后往往需要“磨”六七年才能成为一块真正的“料”,这中间很多精力都放在寻找舞台的感觉上。“在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着舞蹈艺术实践少,舞蹈创编课课时比例小等问题,导致了学生表现力欠缺、领悟力不足,影响了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能“延长”演员的职业生涯? 需要在人才培养阶段实现从学校到舞台的“零距离”。于是,舞蹈专业的课堂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舞台实践”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多元化的剧目教学方式,形成了“课程教学、剧目创作、舞台实践”这样“三位一体”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断创作出合适的剧目,让学生从入校一年级开始,就在课堂和舞台上进行剧目表演。这有利于学生积累演出经验,早日成长为合格的职业演员。
教学模式创新后,紧跟其后的教学结构和人才评价方式也进行了转变。例如,在每天平均8个课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约为6:4,而到了中高年级,专业课的比例将逐渐增加至60%。以芭蕾舞专业方向为例,目前已调整部分专业课设置和结构,比如为一年级学生增设剧目排练课程等。
创新带动师资队伍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关键是要有一支善于识人的“伯乐”和德艺双馨的名师队伍。舞蹈学校先后挂牌成立林美芳舞蹈工作室、叶燕萍舞蹈工作室,并依托名师工作室,完成了4本名师教学案例集、3门重点课程名师示范课视频,引领专业发展,培养出不少优秀舞蹈苗子。
不仅名师带出了“耀眼”的成绩,学校还搭建了结构合理、潜能无限的教师梯队。
“剧目创作”的主体为教师,而新老教师在经验和观念上的“碰撞”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陈家年介绍,目前芭蕾舞科教研室形成了“20、30、40、50”年龄梯队,“‘老教师’可以向‘新教师’传授丰富的经验,‘新教师’则可以向‘老教师’灌输先进的观念”。据悉,学校在2年内助推了现代芭蕾舞《夜宴》等16部师生原创舞蹈剧目、7部再创作品。
一批教学成果显现
在推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后,舞蹈学校的学生在近两年参与演出近70场,国内舞台实践可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已扩大至荷兰、西班牙等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编导系一年级学生、舞校毕业生童潇逸说:“我们能在专业的舞台上,和已经成为明星、舞蹈家的师哥、师姐同台表演。”
教学模式的创新带动一批教学成果显现,目前学校开展了6门课程的论证,形成了《课程优化论证报告》,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舞蹈学校在原有14本校本教材基础上又开发了《剧目表演 (芭蕾)》、《中国舞女班基训 (下册)》、《摩登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伴奏曲》、《艺术欣赏》、《视唱练耳》 等6本专业校本教材。
此外,学校还完成《中国舞基本功训练(女班)》和《剧目表演(芭蕾)》两门市级精品课程及《民族民间舞蹈(男班)》等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由点到面全面提升了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