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仙峪·国奥乡居工程将农民闲置院落变成“世外桃源”。(资料照片)
■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有近600年历史的北京怀柔区田仙峪村,坐落在险峻的箭扣长城脚下,与著名的慕田峪长城相距3公里。村里现有290户人家、800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贩卖山货、开办农家乐,尽管守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村民自发无序的粗放经营,始终不温不火。
如今,田仙峪·国奥乡居工程对40多个农民闲置院落进行升级改造和资产盘活,乡亲们渐渐发现,古老的村子变干净、变漂亮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昔日荒凉破旧的院落,不仅成了城里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同时也成了农民的“活资产”。据悉,田仙峪村的这一模式将在北京全市郊区推广复制。
闲置宅院变身“活资产”
国奥乡居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从院外看,与周边村民住宅融为一体,但走进去,你会发现每户院落的民俗元素各不相同,比如主打茶文化的“老茶友”,主打中草药文化的“老中医”。记者走进7号院,山野情趣扑面而来,菜地、水井、大锅灶台、葡萄架、草坪上蜿蜒的青石板小路、休闲露台……推门进屋,按照星级酒店标准装修配备的起居室、卧室、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上周末我们全家老小到田仙峪村呼吸新鲜空气,6口人租了国奥乡居的一个三居室院落,白天爬长城、采摘,傍晚在‘自家’小院里做饭、烧烤。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古朴的村庄里还能享受到管家式服务和酒店式体验。”北京市民田女士告诉记者。
除了日租,国奥乡居的院落还可长租,最长租期20年,这让市民黄先生非常心动:“现在不少城里人在郊区租农民房,但常遇到糟心事,比如费力装修之后没住几年就被农民毁约。如果我在国奥乡居长租一个院子,就不必担心这种风险。”
田仙峪·国奥乡居工程由北京市政府主导,国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试点任务,村民自愿将自家闲置的宅院通过合作社出租给国奥集团,每间屋子20年租金10万元,这些钱是农民净得,全款一次性给付,期满后,房屋院落按现状归还村民。院落由国奥集团改造之后,再以长租、短租和体验式经营三种模式出租。收费根据院落大小,每年6万元到12万元不等,整院日租价格为1000余元至4000余元不等。
国奥集团董事长张敬东介绍,田仙峪·国奥乡居工程采取“三权分置、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即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形成农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业经营、政府监管的有效机制,以满足城市人对“城里一宅,乡村一院”生活方式的新需求。
“村民腰包鼓起来了”
闲置院落被盘活,最大的获益者当属田仙峪村的村民。36岁的陈明杰,把自家闲置的院子拿出来出租,3间屋子一次性净得30万元租金。同时,她还就地应聘成为国奥乡居餐厅服务员,每个月有2800元固定收入。
陈明杰嫁到田仙峪村16年了,她感慨近一年多来村里发生的变化,“过去私搭乱建严重,现在整治完,干净、整洁多了,明显感到村里热闹起来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政府还优先给我们村‘煤改电’,升级后的医疗服务也方便了村民。”
“一方面,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始终找不到抓手,这种情况下单靠农村是不行的。”张敬东认为,过去的乡村旅游服务粗放、原始、无序,急需提质换代,升级转型。
张敬东介绍,国奥乡居工程在2015年春天启动。一期工程共盘活闲置房屋44套,解决19个村民就地就业,村合作社获租金收入2300多万元,并享有每年10%的经营利润分红。
“不光是吃和住,我们还会设立国奥游养产业联盟服务平台,即旅游养老、医疗保健、商务交流、文化娱乐和体育休闲的5大服务中心,让城里人的需求不出村就能解决,让乡村旅游上升一个档次。”张敬东说。
如何复制和推广
虽然前景很好,但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旅游养老,并非易事,这既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公益性较强的事业,又是一个复杂敏感的涉农问题。“我们也在摸索,前期收储和改造院子的成本高,在村里‘花插式’的院落运营难度大,而且闲置宅院最长20年租期还是太短,不利于成本回收。我们现在是在做模式、趟路子,还要算长远账。”张敬东说。
如何在北京各郊区复制、推广这一模式?张敬东认为,必要条件是引入竞争机制、规范标准流程,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农村闲置资源的有序流转、有效配置。今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见》指出,要放活土地经营权,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保障其有稳定的经营预期。这对复制和推广国奥乡居模式是重大利好。
“实践证明,国奥乡居这一模式能较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不仅形成农民得实惠、市民解乡愁、政府有作为、企业有发展的‘共享生态圈’,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能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张敬东说。
(本报北京11月2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