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孙雨林里的一个村落,村民们正在送孩子坐校船上学。本报记者苑云天摄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面积占世界雨林总面积的一半,素有“地球绿肺”的美誉。它横跨了八个拉美国家,其中位于巴西的部分占了全部面积的60%。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亚马孙雨林是人烟罕至、与世隔绝的所在,然而据统计,巴西有1700万人生活在亚马孙雨林地区,比如亚马孙河沿岸地带。近日,本报记者到访了以亚马孙雨林命名、巴西面积最大的州———亚马孙州,感受了这里的船文化,还见识到这里独特的交通工具———校船。
这里校船比校车更管用
在亚马孙河沿岸,有很多靠河而建的村落或者浮动房屋,有大量人口在此居住,而村子周围就是茂密、没有人烟的热带雨林,出行几乎完全依赖于船只。全巴西约有54.6万名学生乘船上学,仅地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亚马孙州和帕拉州两地,乘船上学的学生数量就达26.5万人。数字虽然听上去很多,但这仅占巴西学生总数的1%。
亚马孙河流域的居住者,行船数个小时抵达最近的大城市,在当地这算是家常便饭。但是如何解决当地孩子每天的上学问题就成了难题。因为绝大多数村庄位置偏远、不通公路,在其他地区的学生乘坐校车上学时,这里的很多学生需要乘坐校船上学。
与校车相比,校船维护成本更高,除了学校自筹经费、企业捐助外,巴西教育部下属的国家教育发展基金会还专门成立了“上学之路”计划,并联合银行等对购置校船进行资助,希望借此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交通不便导致的失学情况。
巴西规定,除船长外,校船还应配备一名助理,负责船上学生安全。每艘校船上必须配备安全设施,如救生衣、灭火器等,还需要安装有照明设备、无线电和导航系统。校船限员20人,包括一个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座位。校船一般采用醒目的黄色涂装,与国内的校车相近,船侧有明显的“校船”标志。
漫漫上学途,改变人生路
在距离亚马孙州首府玛瑙斯船行约两个小时的一个村落,记者碰到有附近村民送孩子上学。村民米莱诺对记者表示,“每天早上七点会有附近学校的校船准时来接孩子上学,大概开45分钟左右就能到学校,正好赶上上八点的课。”
作为校船上的助理,蕾达已经工作两年了。她每天的工作是在船靠岸后帮助岸上的学生上船和穿上救生衣,有时还需要合理分配座位以维持校船的平衡。她说,乘船的学生从6岁到20岁不等,每天校船几点到岸,接上几个人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如果哪个学生当天不来上课,那他们的家人会在早上告诉船长。
与其他学生相比,米莱诺的孩子还是幸运的,因为不少学生所在的村子更偏远,他们每天要花更多时间乘船上学。
今年15岁的普莉希拉·阿泽维多和13岁的丹尼尔·阿泽维多是一对姐弟,他们是当地一所社区中学的学生。每天,姐弟需要先花20分钟乘坐自家的小船到一个浮动码头等校船,然后还要花近三小时才能抵达学校,在放学后,再花同样的时间回家。这样的“长征”生活,他们已经过了两年,但是却从未想过放弃。普莉希拉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完成中学学业,然后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还要有自己的小家。”
巴西一年分旱季和雨季两季,雨季的亚马孙地区降雨较多,河水水位与旱季相比甚至可以高出十米。丹尼尔称,现在在旱季时还不害怕,但在雨季下雨时,有时会担心自家的小独木舟会被掀翻,“上学的路很长很艰难,但是我们从不觉得苦。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些住在学校旁边的人不是还不想上学吗? 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意志。”
正是为了能走出亚马孙雨林,考上玛瑙斯市的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在普莉希拉和丹尼尔上学的学校失学率只有1.5%左右,相比巴西6.9%的平均值要低很多。
中学生开发手机乘船软件
在亚马孙河上的独特交通方式也催生出了当地的船文化,为当地科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去年底,一款名为“玛瑙斯河流交通”的手机软件正式上线,软件收录了玛瑙斯市周边运营的超过200条渡船的船行线路等详细信息,为亚马孙河沿岸经常需要乘船出行的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款看上去高大上的软件其实是由当地一所中学的四名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发的,其中最小的学生今年才11岁。
这些学生家都住在亚马孙河沿岸,不仅每天需要乘船上学,家人出行也依赖船,但常常因为信息不畅错过了乘船时间。当四人意识到市面上没有一款手机软件能够提供准确的渡船信息时,决定亲自开发这样一款软件。四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华盛顿·库尼亚就说:“我爸爸之前就曾经因为不知道乘船时间而三次错过了回玛瑙斯的船,如果当时他有我们开发的软件,肯定不会误点。”另一名开发者安丽妮·利马则说:“我们发现,当地每天都有超过20万人乘坐渡船,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上船。我们开发的软件里可以查询渡船名、停靠的码头、停靠和发船时间、船行时间以及码头联系电话,以便乘船的人可以提前买票。”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四名学生得到了当地“校园科技计划”的援助,不仅获得资金支持,该计划还指派了技术人员协助他们开发。最终,这款手机软件在去年11月正式上线。开发者们还加入了离线功能,让地处偏远地区、没有网络信号的人也可以照常使用。登录软件下载界面,记者发现已有不少使用者反馈,多数人对软件赞不绝口。如果知道软件开发者是几位中学生时,或许他们会更加吃惊吧。
文汇报驻巴西利亚记者 苑云天(本报巴西利亚10月2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