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向一名来自基层的党员干部致敬。
他叫周炳耀,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的一名党支部书记。9月15日中秋节,今年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当天清晨6时,周炳耀在例行巡查时发现村里一处涵洞被堵,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紧要关头,他站上桥面疏通涵洞,却不幸被洪水冲走,终年45岁。
周炳耀生前留影。
10月17日13时36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H5新媒体产品《致敬|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该产品以漫画的形式还原了周炳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献出宝贵生命的过程,同时呈现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当地村民对其离去的不舍和痛心。
产品推出后,周炳耀的儿子周铭灿、女儿周巧烂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并评论,“亲爱的爸爸,我们想你了。”各大网络、客户端、微信和微博也对“好人耀仔”H5新媒体产品进行转载,网友纷纷转载、自发刷屏,向周炳耀表达敬意。
截至10月23日12时,澎湃平台“好人耀仔”H5点击已达147万,网友通过澎湃H5献花数逾57万。澎湃新闻、东方早报的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对该条新闻的阅读、转评量总计超过174万。
与此同时,包括《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内,国内知名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村支书周炳耀引发的带头典范作用,还在继续传播、发酵。
《新京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南方都市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光明日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经济日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中国青年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最穷”村支书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曾指出,“老区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党的感情深厚,他们奉献的多,索取的少。”
周炳耀正是这样的人。
10月18日,《新京报》发布长篇人物特稿《村支书周炳耀的最后一天》,全方位描绘了在子女、妻子、同事和村民眼中伟大而又平凡的周炳耀。
报道提到,9月19日,古田县殡仪馆,花圈排满了三面墙,前来悼念的村民排到了殡仪馆外。不少当地民众从没有见过这么隆重的葬礼,有人问,“这是多大的官,怎么来那么多人?”
这天正是周炳耀的葬礼,村民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向这位倒在岗位上的好干部献上自己的哀思。甚至有在湖北、浙江务工的村民辗转回乡,就是为了在周炳耀的灵前扎扎实实地三鞠躬。
周炳耀是怎样的人?
据《南方都市报》10月19日报道,今年45岁的周炳耀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周炳耀的父亲周新柜曾长期担任村干部,妻子刘冬菊体弱多病,脑垂体失调症影响正常劳作,但她始终支持丈夫工作。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周炳耀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和妻子感情很好,儿子周铭灿去年年底刚刚有了可爱的女儿,周炳耀也因此“升格”做了爷爷,正享受着天伦之乐。
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并不宽裕,周铭灿和爱人虽已领证,还没举办传统婚礼。周炳耀的女儿周巧烂尚未出嫁,跟着未婚夫在海南务工。
除了儿子、丈夫、父亲、爷爷,周炳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党员”。
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周炳耀算得上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他从2009年起担任庄里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连续当选三届。入党13年,周炳耀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真难为他了,修自来水、村庄道路硬化、自然村机耕路改造,都是炳耀带头垫资,村里有下拨资金时才能还上。”庄里村前任村支书周宁德说。
身为党员、村支书,周炳耀所做的一切朴实却真切。2014年,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庄里村急需硬化水泥路,却筹集不出更多的项目款。情急之下,周炳耀把家里准备用于儿子举办婚礼的几万元积蓄,无偿借给村里。
2015年,为了让村里70多位老人有个娱乐休闲的地方,周炳耀带头垫资,其他村干部纷纷响应,很快筹集到17万元,买下了一栋闲置的房子,改造成老人活动中心。由于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垫资的钱至今无法归还。
接连“自掏腰包”为村里做事,让周炳耀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家庭背上了不小的债务。对于这一切,周炳耀从未对外说起过。
“他是村两委中最穷的一个,但为了村里发展,他也是最慷慨的一个。”村主任刘长务说,村里现在还欠周书记3万元钱,“前两天,信用社的信贷员来,我才知道,周书记外面还欠着6万元贷款。”
一名宁德当地干部在听说了周炳耀的事迹后这样写到: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我们要学习周炳耀同志是怎么做事情的,他在抗台工作中身先士卒,以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全力救灾,因公殉职,他的行为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奉献的多,索取的少。”习总书记这句评语,正是对党员周炳耀、村干部周炳耀、村支书周炳耀最好的总结。
周炳耀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9月15日,他刚刚清理完一处菇棚,被村民无意间抓拍。几分钟后,周炳耀不幸落水殉职。
“那是他的责任”
周炳耀,恰如他的名字,有“火”也有“光”。这似乎印证了这么一句话:在你不知道的角落,有人在温暖世界。
10月20日,《光明日报》刊发报道《“细细”做事 “轻轻”为人——村支书周炳耀的故事》,还原了一名老区共产党员为群众发光发热的最后一刻。
周炳耀所在的庄里村,共有124户414人。如果说“414”是分母,他这个“分子”的分量最重。因为一旦遇事了,在村民心目中,他几乎总是第一选项。
他个人有一辆二手的“比亚迪”,俨然成了整个村子免费的急救车。
2012年2月,村民张清湘上山砍柴时,不慎摔断了脊椎。周炳耀二话不说,把人送到古田县医院,仅车程,一个来回就要3个多小时。
2013年,村民刘长钟73岁的老父亲不小心从自家二楼跌下,导致骨折。在田地里干活的周炳耀得知情况,放下锄头,踩脚油门的事,走!这次是到宁德市的医院,一趟就70多公里。
2014年夏季,村民张巧明4个月大的女儿突发高烧,深夜一点多钟,她硬着头皮敲开了周炳耀家的门。踩脚油门的事,走!先到乡里,条件有限,处理不了,于是直接奔向福州。这一路,要翻过一个隧道又一个隧道,打个来回就是300多公里……
受人恩情,自然是要感谢的。周炳耀不理会,笑着摆摆手。退一步说,汽油费还是要给的吧?还是笑着摆摆手。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周炳耀对自己是有要求的。
10月21日,《经济日报》刊发报道《村民的好支书——追记福建省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党支部书记周炳耀》。
报道提到,仔周炳耀留下的“两学一做”学习笔记中,记者看到了他生前写下的一段话:“学习谷文昌精神,争当‘四有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实际上,他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每次村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庄里村村委会主任刘长务回忆,2013年4月份的一天,山上突发大火。不等消防队员前来,周炳耀立即带领村两委冲到山上,抡起铲子就扑火。
“每扑打一次,就有火炭碎片飞溅起来,周书记的手上都是伤,眉毛也烧了,但他全然不顾,怎奈火势越来越大,他又和村民一起动手造防火隔离带,一直奋战了数小时。”刘长务说。
水里来、火里去的周炳耀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他的儿子周明灿说:“爸爸其实会晕血。年初他帮别人铺瓦的时候,脚被钢筋扎进去流了一大摊血,他见血一下子就晕倒了,还被送到了医院。但是在危险面前,爸爸却从来都不会退缩。他总是说,那是他的责任。”
告别仪式现场。 王薇 图
“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个心里装着群众的党员干部,总有无数细节打动别人。
10月23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推出人物报道《那个受欢迎的“耀仔”走了》。
文中介绍,周炳耀牺牲时,除了兜里的29.5元,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体检报告,家里欠下的6万元贷款,村里硬化好的水泥路,帮村民郑丽仙家劈好的柴火……45岁的他什么也没留下。
但他生前又为村民做了很多很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周炳耀家,是村里的“服务中心”。乡亲们进他家不需敲门,只要选在饭点进门,径直走向厨房,准能找到他。厨房的桌上摆着近几个月村民来交电费、手机话费和社保金的收据清单,周炳耀把村民签过字的收费凭证按顺序一张张粘在本子上。
为了帮村里争取修路等基础设施的款项,不抽烟的周炳耀,兜里却常年备着15元一包的“七匹狼”,开着他那辆二手车去县里各个部门“堵领导”。常常是早晨五六点天刚亮爬起来,喊上刘长务就往县里赶,“必须赶在领导上班前守在办公室外等人”,免得上班时间领导一忙就再难碰见。
官方统计显示,周炳耀任职7年多,为庄里村争取到共80多万元项目资金,带领村里硬化了6条道路,修建了3条共计5公里的机耕路和1.5公里的堤岸护坡。
伟大的人往往在做着平凡的事,而正是这些平凡的细节戳中了无数网友的泪点。
据《光明日报》报道,在儿子周铭灿眼里,周炳耀是一个超级暖心的“老爸”。
周铭灿要到辽宁务工,“儿行千里父担忧”,左叮咛,右嘱托,“尽量对人好一点点。”“不要跟人争执,不要大声嚷嚷。”“碰到事了,就慢慢解决,不要着急。”
女儿周巧烂远嫁海南。每次回娘家,周炳耀把她“供着”,让她安心当“娇娇女”。今年6月回家,她正要起身洗碗,就让周炳耀抢先了。
儿女都“远走高飞”,身边的壮劳力也在远方干得有声有色,周炳耀为何总是“按兵不动”?他的兄长周炳铨知道,父亲年事已高,妻子又是个老病号,让他心甘情愿留下来,用肩膀去扛起男人的责任。
但周炳耀的追求不仅仅如此。
“作为一位村支书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事,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题目,多换位思考,用真情感化和凝聚群众。”这是周炳耀手写在“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民委员会”稿纸上的誓言。
或许,共产党员周炳耀把短暂的一生视为一个“解题”过程:群众出了“题目”,
他就一笔一画地认真解答;群众不出“题目”,他就自己找出“题目”,再用心解答,目的是尽量让群众少遇到“题目”。
集体点赞中国好支书
正是这样的村支书,能获得大家的集体点赞。
庄里村村民说,有时觉得,周炳耀这个村支书没有个村支书的“样子”。后来又觉得,村支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村主任刘长务告诉记者,周炳耀连任三届村支书,在村民中口碑很好、满意度很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心里想的全是群众,他是我们的英雄。”
网友们也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支书而痛惜。
宁德网友岛儿评论说:“一个村庄有这样的好干部,是村民的福祉;一个家庭有这样的顶梁柱,是家人的福份。周炳耀的身上,秉承的是中华民族与人为善、敢于担当的好传统。”
福建电视台陆天在朋友圈里说:“凌晨6点起来,是为了送别因公殉职的古田卓洋庄里村村支书周炳耀!得民心者得天下,周炳耀是枚平凡的螺丝钉,一路走好!”
澎湃新闻发布的H5新媒体产品《致敬|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也获得大量点击、转发和评论。
有网友对全新呈现方式点赞,认为此次以漫画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创意绝佳、形式新颖,对年轻一代有很大吸引力。
产品呈现出的村支书形象也让大家深受感动。
有网友表示,面对无情的洪水,周炳耀作为一名平凡的农村干部,选择挺身而出换取村民的安居乐业,是人民公仆的真正榜样。
留言评论说得最多的是“钦佩”,表态最多的是“致敬”。还有很多网友在“点烛”祭奠,大家的真情在文字上展现,在泪水中升华。
网友@秋天的童话 留言:他是村民的主心骨,不似亲人胜似亲人。好支书把满腔爱奉献给村民百姓,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值得永远怀念!
“向您致敬!我们的榜样,我们敬爱的好支书!”一位网友留言。
乌睿瀚:一个好党员,用自己的优秀人格给我们书写了一个点赞的人品。
网友@淼源 说:虽然是个基层的干部,但是他却做伟大的事,致敬。
网友@日进一卒 说:中国式的村干部是怎么样的?周炳耀就是一个好例子。
网友@鲁师傅 说:人民的好干部,永远不会忘记你。毛主席说死得有价值比泰山还重!好支书一路走好永垂不朽。
网友@新日子 留言:每次看都很感动,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基层好干部不为人知,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能持续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细胞。有了他们,中共和中华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
……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