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菲美关系宛如土美关系的翻版:磕磕碰碰、恶形恶状,言论刺耳、欲走还留,连风传的“政变”情节都十分相像:中情局谍影重重,欲助叛行刺总统。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显然,这组同盟关系出现了“实质性破裂”:两国防务合作受挫,马尼拉叫停了南海联合巡逻,中止了未来的28场军事演习;寻求与中俄建立密切关系,甚或购买武器。
闹出这么大动静,已非用口误舌祸、伤了 自尊等理由所能解释、圆场。今日菲美的“同盟漂流”,从两国根本利益冲突及菲律宾民族主义抬头等层面,或更能找到深层原因。要言之,菲对美外交龃龉折射的“反联盟情绪”,与美国在欧洲、中东、亚太的同盟体系式微、摇晃有异曲同工之妙,菲美矛盾的种种表现,在土美、埃美、以美关系中并不鲜见。
回望历史,菲律宾外交政策,历经战前、战后、冷战到后冷战四个历史阶段———联美抗日、靠西恶东、傍美抗华的演变,才形成今日的“敌我友”关系主线。换言之,独立70多年后,尽管亚太安全形势已出现白衣苍狗之变,但在敌友关系的划分上,菲“是唯一没有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与美国同盟关系的国家”(菲 《旗帜报》 时政评论员罗德·卡普南语)。
而今,马拉坎南宫对外政策主线渐趋清晰:打扫房子、清理家具、重起炉灶、调整重心,摆脱对美“严重依赖”外交格局,独立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走一条结交中俄、睦邻周边的外交路线。这种调整,应是马尼拉的国安团队秉承总统意志,对菲美同盟的共同利益、共同敌人,如何共处、应循方向,以及世界大势加以深度反思所致。
于美国而言,菲美关系是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支柱。华盛顿亟欲利用菲律宾扼西太平洋联通印度洋之海上要冲的地略,通过驻军、演练、巡航、反恐、售武、军援等手段,“用无形的锁链”将菲捆绑于遏华战车。阿基诺政府“因选择美国策划的‘以邻为敌’的政策”而被“推至离‘战争状态’仅一步之遥的境地”。
这种外交重心调整,实乃独立70年之后,马拉坎南宫代表朝野多数、发自内心的“翻身道情”,以及久卧思起、众望所归的“主权觉醒”;也是对1998年菲美签署 《访问部队协议》、2014年通过 《增强防卫合作协议》,菲律宾对美国的“再殖民”行径说“不”,亦即告别既定的“随美外交”路线。鉴此,称其为一种民族主义的权利表达方式亦不为过言。
菲美双边关系出现巨大裂痕,折射马尼拉对全球权力关系变化的敏锐嗅觉。有观察人士认为,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博弈正逐渐转向全球供应链之争。中国围绕“一带一路”启动的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确有助于实现资源、生产、服务、消费的连接,以“经济+”的结伴模式取代“军事+”的联盟模式,实乃冷战后“最重要的公共产品”。
马尼拉决心推进自主外交、多元外交、平衡外交、睦邻外交,致力于贸易合作、技术交流、资金融通、民意沟通,既是服务于国内政治大局及经济发展,亦是对亚太安全不正常态势的再平衡,以及军事主导型合作思维的再否定,甚或引起既有亚太安全格局变化,从而使往昔风平波宁的南海局势得以恢复。
菲总统杜特尔特不致于立即撕毁菲美同盟协议。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哈利·萨的分析:“菲美联盟会弯曲,但是几乎肯定不会折断”,亦即“不会从友变敌”。一是缘于菲律宾亲美势力根基不浅。这是阿基诺政府推行对美“一边倒外交”的政治与社会基础。二是请神容易送神难。面对华盛顿的利诱拉拢,菲仍将不得不勉强维持这“唯一的军事同盟”。总之,尽管菲美关系动力顿失,但仍将随波“漂流”。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