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备战“入篮”一年人民币发生了什么?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美国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币成为了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第一个成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新兴市场货币。IMF表示,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成为SDR第五种超主权货币。
为“入篮”,央行动作频频
自去年以来,央行为给人民币加入SDR铺平道路,动作频频。
加入SDR的货币需要满足发行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必须位居世界前列(总额占1%),货币必须在国际贸易支付中被普遍使用、在外汇交易中广泛使用,即“可自由使用”两个主要标准。在2010年的评估中,IMF就曾以人民币没能满足“可自由使用”的要求,拒绝人民币“入篮”。
在去年12月IMF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之前,2015年9月至10月,央行先后向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开放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放开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在名义上完成。
2016年4月,中国央行同时发布以美元和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外汇储备数据。央行认为,SDR作为一篮子货币,其汇率比单一货币更为稳定。以SDR作为外汇储备的报告货币,有助于降低主要国家汇率经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估值变动。
2016年8月,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首批人民币结算SDR计价债券,规模为5亿SDR,约合人民币46.6亿元,期限3年,结算货币为人民币,票面利率0.49%。它的出现,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资金流出创新低
自去年12月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之后,人民币汇率一度出现的剧烈波动导致跨境资金大规模流出。不过,到今年第三季度,跨境资金流出已经趋于缩小。
根据外汇局最新数据,2016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95亿美元,环比下降70%,为2015年7月以来月度最低值。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和企业的结汇(亦即将外汇换为人民币)意愿大幅增强,显示出市场主体对本币的信心日益稳定。
根据外汇局数据,8月份,银行客户卖出外汇金额与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59.2%,较7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银行客户买入外汇金额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4%,较7月份下降1.3个百分点。
比如,8月份仍是境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购汇较多的时期,但当月旅行项下购汇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16%。国家外汇局在近日的答记者问中对此解读称,前期个人购汇需求得到较大释放,也显示当前个人购汇仍较理性。
从更宏观的国际收支数据角度看,今年一季度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233亿美元,比去年四季度减少26%。目前9月数据尚未发布,但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此前透露,二季度逆差比一季度进一步收窄60%。
此外,衡量跨境资金流动还有外汇储备这一指标。今年年初,外汇储备余额降幅比较大,但2月份以来降幅明显收窄,月度变动也呈现有升有降的态势。目前,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在3.2万亿美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