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强《晾衣》
谢铮莹《生命驻地》
毛冬华《上海外滩建筑系列》
这是一次两地艺术家的对话。
即日起至9月25日,“城市•艺术•发展:城市温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在上海大韵堂艺术馆展出,来自上海的毛冬华、杜海军、张月和宗锡涛,与来自新加坡的陈淑芳、黄炜琪、李治强和谢铮莹,八位艺术家分别运用传统绘画和装置艺术等不同表现形式,表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并于2017年赴新加坡展出。该展览基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公益艺术”的项目理念发起,旨在通过艺术来提高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分享实践经验,从而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在亚洲,一些城市有着更为宏大的目标——全球城市。上海和新加坡正是这样的两座城市,它们已在全球城市的版图上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城市发展上,在各自独有的实践之外也面临着共同挑战。作为这两座城市的居民和观察者,上海艺术家和新加坡艺术家会如何展示他们身处的城市?
新加坡视觉艺术家陈淑芳采用漂流瓶的概念设计了一系列形状怪异的玻璃瓶——每个瓶子代表一个家,结合在一起构成小型社区。开幕式当天邀请观众写下承诺,约束日常行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环境,如少用塑料袋和塑料瓶、自带筷子等。
城市当中,房屋是最小的生活单位。新加坡艺术家谢铮莹的作品《生命驻地》包含了不同房屋模型,像极了小孩子画的梦幻小屋。原来,作品的一小部分由上海飞叶艺术特殊儿童教育的学生参与修饰,为其增添一抹独特风采。
新加坡青年艺术家李治强注意到新加坡和上海的居民都喜欢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从中获得灵感,作品《晾衣》用服饰的废弃塑料改造而成,仿佛干洗店内清洁完毕的、由塑料外罩包裹起来的干净衣物那般,以排山倒海之势挂在空中。仿佛在昭示:为了个人的清洁,又给地球带来多少麻烦。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毛冬华在此次展出的上海外滩建筑系列中,承载了对中国画笔墨意蕴语言转换的探索。中国艺术家杜海军从2015年开始进行“城市地铁系列”的创作,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描绘车厢内的场景,讲述大都市中的群像故事。
策展人、上海市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注意到了两国艺术家的不同侧重点:“中国艺术家基本上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形式,关注城市环境、城市历史和城市居民,而新加坡艺术家无一例外地采取装置艺术的形式创作,且非常强调公众参与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的目光。”
“新加坡艺术家在交流时提到,中国艺术家为什么如此关注历史、传承?”傅军认为,因为新加坡建国史比较短,是一个年轻的岛国,没有历史的沉重感,所以新加坡的艺术家更想用纯艺术的方式带动民众一起参与改变现状,一起思考城市发展。”所谓的历史的沉重感,既有艺术形式的框定,也有传统对当下施加的影响。但傅军认为,这其中并无优劣之分,而是各有千秋,正好紧扣本次展览主题。“城市温度,这里所说的温度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物体冷热程度,而是专指一个城市人文的温度。”她是这样解释本次艺术展主题的。这也正是两国艺术家想要告诉我们的。
文汇网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