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郑蔚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正式公布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选结果,中国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等5个中国项目(含中国香港1项)分别获得“杰出项目奖”和“荣誉项目奖”。
这一奖项旨在表彰近十年内个人或集体为亚太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复原作出的杰出贡献。今年,亚太地区共有40个项目申报,13个项目胜选获奖。
(1号碉和2号碉是整个桃坪羌寨的核心。郑蔚摄)
汶川地震,没能震垮碉楼
四川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结构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境内山峦起伏。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桃坪羌寨,位于距县城东部39公里的杂谷脑河河谷,坐北朝南,背靠沙窝达山,隔河与佳山相望。“杂谷脑河”是藏语,意为“吉祥河”;而“沙窝达山”来自古羌语,意为“取石头的山”。羌族先人就取沙窝达山上的片石建起了古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理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杨平告诉记者,这次获得“杰出项目奖”的桃坪羌寨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2007年,桃坪羌寨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寨内113座民居全部受损。所幸绝大多数碉房和3座碉楼并未倒塌。
2008年7月,记者曾随国家文物局领导走进桃坪羌寨。一位羌民告诉记者,他家的碉房墙体才裂了一道缝,而在离桃坪羌寨不远处新建的旅游景点里,却有4栋“新碉楼”倒了。
理县文保所所长银福忠告诉记者,震后,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积极开展了羌族碉楼的抢救保护工程,总投资逾四千余万元。经过3年的精心修缮,羌寨终于“修旧如旧”,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
13条甬道,织成古堡迷宫
桃坪羌寨说是寨却没有寨门。记者曾沿着通往杂谷脑河边的小路上行,不知不觉地走进寨内。拐过两个弯,才发现脚下的小路其实是通往寨内的地下甬道,这几乎是外人进入羌寨的唯一通道。
甬道宽窄不等,窄时,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宽时,可多人并行。理县羌文化专家王嘉俊告诉记者,全寨总共13条甬道,彼此交错相连,对外人来说犹如迷宫一般神秘莫测。几乎所有拐角处的碉墙上,都有可以用来伏击来犯者的射击孔。这羌人独有的路网系统,是古代相当有效的“平战合一”的防御和交通体系。
全羌寨还有另一个贯通全寨的系统:地下水通道。水是来自高山溶化的雪水,从独有的地下通道流遍全寨。因为水流量大,不仅完全可以维持全寨的生活所需,在盛夏还可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强敌即使将桃坪羌寨团团包围,也无法切断其水源。
整个桃坪羌寨有3栋碉楼,坐落于整个羌寨最北端的1号碉和2号碉气势雄伟,为五角碉,是整个羌寨8条放射性道路的中心。四川省社科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徐学书研究员告诉记者,羌族先人对修碉楼有着特殊规定:只有土司或立过战功的家庭才有资格修建碉楼。而从功能上说,羌碉又可分为官碉、战碉、界碉和风水碉等几种。据他们考证,桃坪羌寨历史上先后共有8座碉楼,现存的3座碉楼应为护卫碉,即战碉。1号碉和2号碉是整个桃坪羌寨的象征和核心,均有9层,主要功能是保卫整个羌寨。碉楼每层都有射击孔,雕顶四角置有白石,这是羌族人敬奉白石神的象征。
羌人古技,方才修旧如旧
王嘉俊告诉记者,对羌人来说,碉楼虽然只有三十多米高,却不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可以建成的。按照羌人古技,建碉楼砌完一圈后就要停工一个月,让它充分沉降后再砌第二圈。通常一年只砌一层碉楼。一栋9层高的碉楼,建筑周期或长达十多年。“一个人如果40岁功成名就,可以修碉楼了,在那时的条件下,完全有可能一栋碉楼建成,他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羌族碉楼下面宽、上面窄,底部最宽处墙体会有1.5至1.6米,顶部收口的地方为60至70厘米,整个碉楼呈“倒斗形”。民居碉房也是如此,底部宽1米,而房顶处墙体厚度70至80厘米。这使得碉楼、碉房特别稳固。王嘉俊说:“碉楼楼体是‘外收里不收’,外面的墙面以5度向内收缩,而碉楼内的墙体却是垂直的,这让碉楼的重心更加稳定,因此即使地震,也不容易倒塌。”
但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真的要动工维修碉房碉楼,不少村民却对“国家级文物”“修旧如旧”等概念并不理解,有的村民提出:“不是政府出钱帮咱修房子吗?那把震裂的墙推倒,索性盖个新楼,不是将来不怕地震了吗?”
当时,杨平等人带了工作组反复向村民说明:这是文物修复,不能全部推倒重来。如果都新建了,这房屋就不再是文物,没有价值了。那对文物是破坏,而不是保护。苦口婆心,水滴石穿,村民们终于点了头,羌寨修复工程才得以按羌人的古技顺利完工。
银福忠昨天告诉记者,桃坪羌寨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已形成“老寨游新寨住”的旅游发展模式,全寨人的收入较汶川大地震前也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