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还在进行地面量子试验时,我国科技人员已经提出并实现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8月16日凌晨1时40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表明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上周,本报记者在卫星发射现场与潘院士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
量子卫星临近发射,采访潘建伟院士堪比火箭登天,难!
机会眷佑有心人。8月14日傍晚,在酒泉基地的大食堂,瞅见潘院士收起餐具离开饭桌,我立马扔下吃了一半的晚饭小跑跟了过去。这位个子不高的科学家穿着随常,运动T恤、休闲裤,没有想象中院士的岸然模样,不免肃然生敬。
“潘院士,能否随您一起散步?”面对突现的“纠缠”,潘建伟爽性地说:“好啊!这里伙食很丰富,几天下来快要胖了,饭后正好需要散步消化,不过我得去趟宿舍换下衣服。”由于事先获悉他的作息规律,因此预先设伏成功。
潘院士的宿舍简陋程度让人愕视,一幢貌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式样的旧楼,屋内设施极为简单。原来,为方便发射准备工作,他放弃入住当地条件最好的东风宾馆,而选择与试验团队住在一起。
潘院士回房换了双拖鞋,并在楼道叫上另几位同事结伴而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地之间已经拉开对话序幕,“墨子号”升空进入临战状态,围绕卫星发射工作千头万绪,基地的氛围分外紧张凝重。“我坚信这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一定发射成功!”参加完下午聚集各路精英的发射会商会议后,潘院士此时倒是显得一脸轻松,因为卫星、火箭、遥测、气象等各项工作状态和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发射要求。
夏季的戈壁日照较长,通常要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完全天黑。闲步中的潘院士身披金灿灿的暮色,引领大家走向附近一片菜园,且走且停,边看边聊,对长势良好的各种蔬果饶有兴趣。也许是从小生长在浙江东阳农村的缘故,他对田间的稻、黍、稷、麦、菽等多见广识。当来到一处南瓜大棚,看到藤蔓结出累累的橘色南瓜,他连连赞语,还示意我以大棚为背景为其留影。这是受大任举重若轻的显现,更是潘院士期许量子通信研究扩大战果的一种心绪溢出。
弯道超车,在体育竞技场上或许不难,但是国家科技取得某一项战略性先导的成果谈何容易。眼下,世界量子科学领域竞逐的“赛点”已经拽在中国人的手上,多么振奋人心!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潘建伟是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领衔的团队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实现突破大气等效厚度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率先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达4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虽然普通人很难搞懂量子科学的深晦名词及原理,但是公众从这次科研活动沉甸甸的份量,还是能悟彻它的重要意义。
马上绕回驻地了,潘院士忽然大声招呼:“王院长好! 您是什么时候到基地的?”他看见迎面走来的王建宇后停下脚步交谈了起来。时间快到握别潘院士的时候,他提醒道:“不能光盯着采访我,你们要多报道团队的其他同志。”
次日一早,协调卫星采访事务的新闻官王晓亮告诉我,潘院士亲自打电话嘱咐他,一定要安排央视记者专访一下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兼卫星总指挥王建宇。这位虚怀若谷、敬贤重士的科学家,对于团队成员其心之诚,其意之切,令人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