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加速,正在催热知识产权服务业。
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应届毕业生炙手可热。“最近一两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酬,税前大约在四五千元之间,而在我们学院,本科生税后月薪5000元以上,不少硕士生一毕业就被顶级律师事务所抢光,起薪8000元至1万元。”华政知识产权学院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传递着最新的市场需求信息。
人才市场的动静,印证着一个事实: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相关人才储备提出了全新要求。除了出台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上海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全链条的、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的专业队伍。
除了关注科技创新,千万别忘了保护创新
“现在一讲到科创中心建设,大家普遍关心的都是如何从制度层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活力。千万不要忘了,和激励创新同等重要的,是保护创新。”华政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黄武双教授是全国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首批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成员。他直言不讳:比起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目前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稍显不足。
在政策层面,包括上海“科创22条”在内,去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蕴含制度红利的红头文件,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中介机构数量偏少,且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准和涉足的领域都不如人意。比如:一旦有技术人员或管理层裹挟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的商业秘密“跑路”,管理部门往往会陷入被动,因为现有管理体系对此根本监管不了。这样的监管空白地带,会让很多企业畏惧创新。黄武双研究了全球几大典型的全球科创中心的共性特征:无论是美国的硅谷、德国慕尼黑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以及印度班加罗尔IT产业集群,在科创中心唱“主角”的无一不是小微企业。个中道理不难理解:和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以垄断形象出现的大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渴望成长,更乐于参与市场竞争,创新活力异常充足。但小微企业的创意、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对“土壤”都有一定要求———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对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加以保护。
从保护商业秘密、专利申请到商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领域都期待“术业有专攻”的人才。对标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黄武双直言,有些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目前不是稀缺,而是奇缺,甚至根本没有”。
知识产权“由冷转热”,企业用人需求旺
华政知识产权学院对去年应届毕业生做过一个初略统计:就业专业对口率高达75%。很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并不是传统法学毕业生常规就职的公检法,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以及顶级的外资或中资律师事务所。
毕业生就业走向,和人才市场呈现的相关缺口是相对应的。
黄武双说,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如何,固然可以从司法审判层面以及行政执法部门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上知晓一二,但除了提升行政和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大专业人才的储备,更事关科创中心的软环境建设。这其中,包括发展出数量足够多、具有专业水平的中介服务机构,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员的专业素质等等。
事实上,华政知识产权学院毕业生今日的抢手,有一段“前史”:2004年,华政将知识产权专业从民商法专业中剥离出来单独设系,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初成立那会儿,这个专业还比较冷。那时,知识产权保护的官司远没有今天这么多,标的更没有现在这么大。”华政知识产权学院教师刘光龙介绍。
知识产权专业“由冷转热”,和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相关。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打造全球科创中心,自然催生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专业人员的强大需求。对应高校的人才培养,华政知识产权学院把实践教学摆放到重要位置,“研究生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都在跟着导师做课题、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刘光龙说。
在薄弱环节布点,启动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如果没有专业实习,根本无从了解现代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诉求,也看不到中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差距。”华政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刘迪告诉记者,她的同学上学期到韩国一家企业法务部实习,发现这家以小熊作为企业标识的公司,居然注册有1万多个和小熊相关的商标,且这些商标都有专员进行管理———由此足见一些跨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还有一些同学到某大型民营通信公司实习,发现企业除了法务部,还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就连部门内也有岗位细分,既有法学出身的,也有理工科技术背景出身的,在诉讼和非诉讼领域以高薪招募专业人士。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上海应梳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点。以专利代理人为例,目前,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人才市场上的“稀缺品种”,我国的专业代理人资格考试,要求只有本科具备理工科背景的人士方可报考。考虑到目前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局限于法学专业领域,有专家建议,未来不妨启动理工科和法学的复合交叉,尽快补上这个“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