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五大书记铜像广场。梁少波摄
原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九月会议会址。(除署名外,均本报资料照片)
文汇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这三大战役,召开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0余年后,西柏坡13间黄土小屋原封不动地向前来参观瞻仰的游人们讲述着当年的辉煌故事,而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则追寻着时代的脉搏,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与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两个务必”贯穿西柏坡时期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结束,解放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已指日可待。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正式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并开始着手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在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面对很快就要到来的全国胜利,面对人民群众的感谢和欢呼,面对资产阶级的捧场和喝彩,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会骄傲自满,可能会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可能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赵福山研究员说:“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整个革命实践活动中,表现在军事斗争、统战工作、领导人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方面面。”
“在部署三大战役过程中,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总是通宵达旦地办公,反复研究、处理各个战场的战报,虚心听取部属的不同意见。”赵福山举了个例子,“在淮海战役的重大战略决策定下来后,粟裕向中央致电,阐述了华野主力暂不渡江南进,留在中原打几个大歼灭战的建议。毛泽东立即决定让陈毅、粟裕尽快来中央汇报,并把这个建议列入书记处扩大会议的重要议程。经过研究,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对淮海战役的重大战略决策做了关键性变动。”在毛泽东阐述的党委会十二条工作方法中,他强调了“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要求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上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完全有条件改善办公设备和生活水平,但共产党人依然自觉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在周恩来副主席办公室的东墙上,如今悬挂着一张周恩来手握毛笔批阅文件的照片,面前放着一个搪瓷茶缸,但盖着的却不是配套的茶缸盖,而是一个粗瓷小碟子。”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1948年冬的一天,周恩来的警卫员成元功发现周副主席本来就残旧不堪的茶缸盖变得坑坑洼洼,怎么也盖不严实了。一打听才知道,周恩来外出回来的路上,茶缸盖从汽车上掉了下来,被轧坏了。小成赶紧去供给处换了个新的。但周恩来生活一向简朴,日用品能将就用的从来不换新的,于是成元功耍了个“小花招”,在晚饭时用新茶缸给周恩来盛着汤端去。哪知周副主席伸手一端茶缸,发现换了新的,就喊:“小成,我的旧茶缸呢?”
“送到供给处去了,我看实在不能用了。”
“旧点怕什么,只要不漏水就没关系。”
“盖也坏了,您还要经常热饭……”
周恩来笑着说:“盖儿,我早准备好了。”说着就从箱子式的书架上拿出一个粗瓷小碟子,说:“这不正合适吗?”直到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周恩来还使用着那个旧茶缸和那个粗瓷小碟子的茶缸盖。
与时俱进、科学创新是特质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围绕历史转折的主题,在解决如何彻底打倒国民党政权、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特别是如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等重大课题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思考中,坚持从中国自己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新中国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探索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的这句名言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的真实写照。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央工委审时度势,在西柏坡领导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全面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农民涌入人民军队。各地农民将粮食、被服送上前线,使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资源。解放战争胜利证明了: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领导的土地改革,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与时俱进、制度创新的精神。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对建立新中国所需要解决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比较成熟而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治国方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体现出的继往开来、立国兴邦的创新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赵福山说。
1948年,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中提出:“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的主题报告明确规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毛泽东还在西柏坡时期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核心即独立自主,这是新中国外交的柱石,也是新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立国兴邦,走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显著特色。”赵福山说,“正是这种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进京“赶考”,以史为鉴警钟鸣
3月23日凌晨,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最后一夜,难以入睡。批阅完文件后,他站在窗前眺望着夜空,一支一支地抽起烟来,直到凌晨三四点钟才上床睡觉。
早晨,周恩来见到毛泽东迎上去问:“没有休息好吧? 应该多休息一会儿才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
毛泽东笑着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 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也笑了:“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郑重地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对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在一朝赶考。”向记者复述这个故事的康彦新说,“毛泽东把进京执政称作‘赶考’,既体现了对进京的重视,也道出了身上的担子和压力。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从1921年成立,经历了千辛万苦,牺牲了无数党的优秀儿女才换来的胜利,的确需要倍加珍惜。”
康彦新说,3月24日,中共中央临进北平城前,毛泽东又把中直机关各部、委、办的负责人叫来,对他们说,“我们要进北平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我说的准备不是收拾盆盆罐罐,是思想准备。要告诉每一个干部和战士,我们进北平不是去享福,决不能像李自成进北京。”
当天下午,一份办公厅印发的“进京守则”分发到了每个战士和工作人员手中,内容是:一、把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光荣传统带进城市;二、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共定了八条,也叫“进京八项注意”。党的领导人非常明白,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更艰苦、更伟大。
3月24日晚,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到达保定,25日凌晨改乘专列,从涿州出发,到达北平。当天下午3点,毛泽东等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受到北平各界人士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晚移居香山的双清别墅。
“终其一生,毛泽东没有再回过西柏坡,但他临别时留下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精神,已与‘西柏坡精神’融为一体。”赵福山说,“95年的奋斗与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超越自我的‘赶考’史。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赶考’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