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它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的本质和方向。
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陈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西柏坡精神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实践铸造中形成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的奋斗,已经到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转变关头,是否敢于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决战,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是否能够避免历史上胜利者骄傲的错误,以及怎样按照历史的前进方向能动地把革命转变到崭新的阶段,构成了这一精神丰富而又特定的历史内涵。“这一从‘胜利’走向‘辉煌’的过程,与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高度契合。”陈宗良说。
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关注西柏坡,提及西柏坡精神,其源于西柏坡精神自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作为西柏坡纪念馆的党委书记,陈宗良曾三次接待习近平来到西柏坡。“总书记最近一次来是2013年7月,他在九月会议的旧址听完党员代表和群众发言后,语重心长地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陈宗良介绍说,在1948年的九月会议上,作出了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纪律性,这在三大战役的胜利和全国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制度至今仍在沿用。
“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后,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亲自负责,不能让秘书代劳,每两月要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但在规矩确定6个月后,按理应该有三次报告了,林彪却一次都没有动笔。”陈宗良说,“毛泽东毫不留情地对林彪发火了,以中央名义给他发了一封2000字的电报,严厉批评他不守规矩,并以在身处条件艰苦的大别山依旧保质保量完成的邓小平为榜样作对比。林彪认识到了错误,并作出了检查。”
规矩贵在执行,而且要率先由上级执行。陈宗良说,在战争年代,要想取得大战的胜利,党中央领导和前线指挥将领必须达成高度一致的团结和统一,这就需要规矩约束。而在和平年代,规矩同样必不可少。“习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规矩’二字,并指出治理一个国家,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因为时代赋予了‘规矩’很强的现实意义。”陈宗良说,“建国60多年以来,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旧严峻,‘赶考’远未结束。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这些‘大老虎’就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前车之鉴。我们党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没有纪律和规矩,完成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
党的根本宗旨须臾不能忘记
2013年习近平在西柏坡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时,对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进行了深刻解读。他指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习总书记重温‘两个务必’的思想意义,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这个执政党能继续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深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保持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陈宗良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共产党人大力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如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有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陈宗良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九月会议上,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被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设计第一套人民币。设计票版的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的王益久和沈乃庸出于对毛主席的敬爱,将毛泽东像作为主图绘制在了人民币上。当票版报请中央审查时,被毛泽东谢绝了,他说,“我是党主席,还不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币印我头像不合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当面请示毛泽东说,“主席,您现在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了,人民币上可以印您的像了吧?”毛泽东回答道,“主席是当上了,但也不能印。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已作了决议,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歌功颂德,防止滋生骄傲自大,以功臣自居的现象,所以也不能印。”
“当时不在人民币上印领袖像意义很大。它打破了票版上印领袖像的传统习惯,确定了人民币的图案设计以反映劳动生产建设和各族人民形象为主的设计原则,体现了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这也是在毛泽东生前,人民币上从未出现过领袖头像的原因。”陈宗良解释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两个务必’的实质,就是不忘记人民群众,不脱离人民群众。目前党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克服,就会严重削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地位。”陈宗良说,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需要弘扬“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两个务必”没有过时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其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对现代人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指引作用。”陈宗良说。
陈宗良告诉记者,在西柏坡进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五位书记经常
通宵达旦地工作,研究战场形势,及时制定和调整战略决策和部署。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党中央领导人并没有因为前线的各个胜利捷报而骄傲、也没有在严峻形势中失去冷静与耐心,而是更加虚心认真地听取部署及前线将领的不同意见。在城南庄会议上,毛泽东虚心接受了粟裕同志关于华东野战军主力暂不渡江、留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建议。淮海战役过程中,因为前线军事形势瞬息万变,毛泽东同志在给前线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电报中写道:“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善于接纳前线将领的建议,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谦虚、不骄傲的精神。
“西柏坡时期,老一辈领袖们不仅具有谦虚谨慎、力戒骄傲的优秀品质,而且每一位伟人都堪称是艰苦奋斗的楷模”。陈宗良说,“任弼时同志被誉为党和人民的‘骆驼’。他身体不好,除了高血压,还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医生规定他每天工作不能超过4个小时,但他从未休养过一天,还时常通宵达旦地批阅文件。”同时,任弼时对家人的要求也异常严格。“他6岁的小儿子任远远从延安来西柏坡时带来了一辆小自行车,让姐姐任远志去后勤处领了6尺白布要给自行车做件‘衣服’,被任弼时知道了。他严肃地教育孩子,‘全国快要解放了,但我们的国家还很穷,连主席衣服都打着补丁,你们怎么还给小车做衣服呢?’并让远志把布退了回去。”
“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彰显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陈宗良说,“现在大部分地区已告别贫困,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但是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优良作风、一种精神却依然是我们当今每个人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在生活中崇尚简朴、勤俭持家,在工作中厉行节约、不浪费,其实坚守的是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每个党员才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