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如今开电视剧选题策划会,编剧们不仅要在脑海中想象实际拍摄中场景如何、演员如何演绎,还要想象电视剧播出时,哪些情节会引发观众发弹幕、发什么样的弹幕。”昨天,上海视骊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白一骢在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上,分享了互联网时代编剧创作过程的改变。
过去围坐电视机前,对剧情的即兴讨论只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因为观剧模式发生改变,讨论被搬上了弹幕、微博这样的网络社交空间,让创作者最直观地接收到观众反馈的信息,有时这样的反馈甚至精确定位到演员的一个神态、一个道具,或某段情节。而能够被网络受众关注热议的影视剧,则被评价为有“网感”。
在今年的电视节上,“网感”成为高频词,不少影视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都着力挖掘作品的“网感”。不过,对处于影视生产第一环节的编剧来说,“网感”不是刻意安放槽点、雷点等调配出来的,弹幕评论或可提供观众观看、解读作品的视角,但它不等于创作指南。
网络时代,影视剧不应刻意找“网感”
时下的影视创作,主创们已经无法不正视“网感”了。“网感”到底是什么? 在本届电视节的众多论坛上,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聚焦这个问题。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曾给“网感”下了一个定义:对市场、对年轻人的思维和欣赏习惯的敏锐跟踪和适应。白一骢认为,“网感”可以理解为参与感,影视剧中能够激发观众表达的欲望,产生共鸣的内容就是“网感”。也有人直言“网感”是伪概念,不能用一个词轻巧地涵盖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的特质。
“网感”能够“找”出来么? 不少编剧认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若为了“网感”去写戏,那戏就写不活了。网络剧 《我的奇妙男友》 被评价为“网感”十足的电视剧,其主创坦言,制作阶段没考虑过“网感”。该剧制片人张娜说:“编剧和导演是85后,制片人、主演是90后,他们呈现的就是自己的真实生活,所以观众才能从中找到共鸣和认同。”该剧另一位制片人龙亚自己就是看电视剧比较挑剔的90后,她说,看看自己吐槽其他剧的问题有没有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就是检验“网感”的一个标准,“能把自己逗笑了,观众才会喜欢”。
弹幕的互动就好像编剧出上联,观众对下联
编剧史航把网络时代编剧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比喻为“对对联”———编剧写剧本是出上联,观众对作品的反馈是对下联,所以,“网感”就是受众群体丰富的个性化延伸。这就意味着观众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审美口味也各不一样,那么对于编剧提出的挑战,就不仅是写出精彩的故事、深刻的主题那么简单,还要在创作时考虑到,作品能否提供给观众表达讨论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大小,往往决定了观众对这一作品给予的关注多少。
互联网时代,“不怕被吐槽,就怕没回应”成了一种观剧常态。而娱乐化的弹幕解读甚至让不少观众抱着“我是来看弹幕的”这种心态围观。这就难免出现一些放置雷点、槽点的网络剧,影视圈甚至还出现创作的“十三点”理论,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要戳中观众泪点、笑点、槽点、雷点、痛点等13个要点。但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弹幕出现对影视作品的互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要把观众感兴趣的众多“点”奉为创作圣经,在网络空间发表评论和弹幕的只是一部分观众,更多人选择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封闭的社交空间表达,这部分用户反馈是不可监测的,更不用说只看不评却自有主张的“潜水”观众。
事实上,网友的“槽点”其实也有相当的随意性。早年的古装偶像剧《还珠格格》 如今在网上却成了搞笑表情包的代名词。编剧潘朴也会在网上观看自己编剧的《武媚娘传奇》,很多在弹幕网站出现刷屏的桥段根本不是自己创作的重点,但因为网友一句精彩评论而被观众集体解读出别样的意味。他说:“这就是传播营销层面而非创作层面所要面对的问题了。”他认为,“对于一名创作者来说,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而要尊重戏剧规律,尊重观众的智商和审美水平。”
一句话,影视剧主创找“网感”也好,刺激观众发弹幕也罢,就是别为了那点意思把作品弄成了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