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陈惟)2016中国(第五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孙钧出席并发表演讲。
据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应名洪披露,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的第一年,一个多月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已经联合印发了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2016到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总投资4.7万亿。其中兴建和改扩建铁路两万公里,新建和改扩建公路六千公里,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00公里,巨量的路桥隧工程项目等待着我们去建设,工程的难点需要我们去攻克,工程建设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的进度。
他说,我国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发展最快的两个技术领域,近十年来,通过学习、实践、创新、超越,我国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中一大批桥隧技术得到了突破,核心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创新不断努力发展,我们建设了一大批特大型、高难度的标志性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应名洪表示,我国在长江上已建成了几十座大桥,在长江底下已经建成了十几条道路、地铁、输水、输气轨道管道,已建成的跨海大桥有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海、舟山跨海大桥、青岛跨海大桥,在建的世界最长的35.6公里的桥隧结合的港珠澳大桥工程规模更大,难度更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桥隧工程大国,正在向桥隧技术的强国迈进。上海的地下交通工程建设也是走在世界前列,在黄浦江和长江底下已经建成了13项道路隧道工程,在建三项,其中七项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城区我们已经建设了5公里地下道路,在建东西通道和北环通道,有17公里为地下道路。已经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14条线,达到617公里,其中80%是建在地下。
目前桥梁结构正在不断的向更长、更高、更大、更柔的方向发展,隧道建设也向大断面、长距离、大深的方向发展,桥梁隧道施工向大型化、装备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新技术应用需要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相关产业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全寿命的设计,对桥隧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安全和风险控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对桥梁隧道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隧道多种复合性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