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促进会志愿者为社区里的小朋友讲故事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何易
浦锦街道新浦江城小区的社区活动室有点不一样。说不一样,是因为这间社区活动室从诞生到日常管理,都是新浦江友邻促进会一力承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由社会组织运作的社区活动室,推出的活动贴心贴肉,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并亲切地称活动室为“阿拉的‘居民之家’”。
友邻促进会的成员大多来自新浦江城、茉莉公馆、红醍半岛等社区。现任会长陈彦荣告诉记者,刚搬到这里时,房子大了、设施好了,可邻里间虽近在咫尺却都是陌生人。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 陈彦荣想有所作为。他的提议通过微信、微博,很快得到部分社区居民的响应,并聚集起最初的20多人。
陌生人聚到一起,首先是要玩起来,这样才能熟起来。2014年11月,友邻促进会组织了第一场活动———“亲子嘉年华”,吸引了约2800名居民的参与,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玩得都非常开心。第一场活动获得成功,友邻促进会再接再厉,于当年12月举办了圣诞亲子音乐会,吸引了1000多名居民的参与;2015年4月到6月,再次举办足球比赛,6支社区队伍参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活动都是由友邻促进会独立组织,就连现场的志愿者也都是友邻促进会找来的。
随着活动的日渐丰富,缺乏活动场地成为友邻促进会面临的实际困难。就在此时,新浦江城二居委伸出援手,提供了一间空房。为了装修毛坯房,大家在社区里找起资源。一些小区居民“各显神通”,有提供水管材料的,有提供刷墙涂料的,甚至有木工手艺的居民们赤膊上阵打家具,很快一个崭新的“居民之家”落地建成。
这个由社区居民共同众筹建成的活动室,它的主人自然也是社区居民。“居民之家”的功能分隔也是由居民商量决定,包括公共儿童图书馆、社区公共客厅、社区公共厨房、居民议事厅等。目前,“居民之家”全权由友邻促进会运营、管理。一些居民还无偿捐助了运营资金,供社区活动室日常运营使用。在这里,大事小事的决定要由居民们共同决策。比如,社区图书馆起初是收费的,一天5元。后来居民们经过商量,图书馆改为免费使用。
有了空间和载体,友邻促进会组织举办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少儿英语兴趣班、社区英语角、促进会舞蹈班、新浦江友邻促进会足球训练营这四项活动还被保留成为了社区的常态项目。为了更好服务社区居民,还成立了联劝“友邻社区”专项公益基金,专门用来举办各种社区公益活动,基金使用情况做到全透明,定期进行财务情况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