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批复,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为什么选4月24日?46年前,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借箭显星”肉眼可见
东方红一号的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尽管72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卫星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直径只有1米,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肉眼能看见东方红一号么?
七机部第八设计院 (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 专家们想出了“借箭显星”的妙招。长征一号第三级火箭跟卫星一起入轨,如果能找到火箭,就能找到东方红一号了。
专家们做了一条聚酰亚胺绸“围裙”,把第三级火箭包起来,表面镀上铝。火箭随卫星入轨后,“围裙”撑开直径达4米。阳光照射下,亮度接近可观察的二等星。
1970年4月25日晚8点29分,卫星飞经北京上空。大地沸腾了!在全国各地,人们激动地仰望着太空,仔细寻找着那颗中国星。
当时,我国对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
工作28天 飞了46年
早在1958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中国科学院开始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工作。“开始以为很快能搞成,随后发现条件不够,科技人员缺乏基础理论知识。”96岁还在坚持工作的王希季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1964年,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弹道式导弹、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系列进展为发展人造卫星奠定了基础,卫星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东方红一号设计工作寿命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它的外形为近似球体,依靠银锌电池供电。
“球形设计兼顾多方考虑。”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说:一是可使卫星有较大的结构利用空间;二是在平面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片比在曲面上粘贴更方便可靠。
“虽然早已停止工作,但东方红一号还在太空中飞行。”长征一号火箭轨道组组长李颐黎说。
整整飞了46年,那么东方红一号是从哪起飞的? 大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当年鲜为人知崛起为世界知名航天发射中心。迄今为止,这里先后发射了99颗卫星、10艘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组织实施了1000多枚各类火箭试验,创造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诸多“第一”。
今年,我国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风雨兼程一甲子,正迎来新的起飞。
(据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