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黄启哲
“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昨天,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 引起了许多追看荧屏“星娃”观众的关注,这则对卫视真人秀进行引导调控的通知,因为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而被不少人称为“限娃令”。
据悉,一些地方卫视已经对相应节目做出调整,《爸爸去哪儿》 《爸爸回来了》 等明星亲子真人秀将不再制作。《妈妈是超人》 等新节目则从电视荧屏转为网络播出。
以《爸爸去哪儿》 为代表的“星娃”真人秀,是眼下最火的荧屏综艺节目。不能否认的是,荧屏上的“萌娃”“星爸”“星妈”的确让观众看到了孩子天真无邪、童言无忌的一面,并引发了诸如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东西方教育方式”等等话题的讨论。然而,“刷颜值”“拼明星老爹”,以及“7位数代言”等话题炒作,已经让孩子身上透出的天真,或节目引发的正向讨论,被刷脸吸金的喧嚣淹没。有学者认为,“限娃令”的出台有助于荧屏的进一步净化,但是面对如今涉及卫视频道、地面频道,以及网络新媒体平台上的包装炒作,这类节目不仅需要泛娱乐内容止跌,更应该有价值造血。
明星子女齐出镜,生活成“秀场”
从最初对明星家庭的好奇,到被萌娃的言行吸引,再到引发家庭教育的讨论,“星二代”参与的真人秀走红并非没有理由。比如,《爸爸去哪儿》 中,王诗龄、田雨橙、诺一、胡皓康、甜馨、夏天等一批萌娃,大的七八岁,小的不过两三岁,在爸爸的陪伴下,来到乡村野外,烧饭、捕鱼、露营,不仅需要互帮互助,而且还直面家庭中的许多问题。刘烨睡前和诺一说:“爸爸承认爸爸喜欢妹妹,但是你要相信爸爸对你们的感情是一样的。”父子之间的这段对话,播出之后立刻成为许多家长和教育学者热议的话题。
不过,被十几台摄像机全天候无死角拍摄,也让孩子们一些无意识的言行和隐私曝光放大。镜头压力下,人的言行难免变形,而密集关注引发评价跑偏的也不在少数:林志颖儿子小小志和“小公主”王诗龄一会牵手看山羊,一会又因放羊闹别扭,孩子们纯真的情感令人捧腹。然而伴随节目的播出,出现的则是“小小志王诗龄森蝶‘三角恋,”,“王诗龄恋小小志与田雨橙变情敌单挑”这样的无聊“八卦”。更不用说,许多孩子被贴上“心机重”“霸道蛮横”这样的负面评价标签。
生活毕竟不是秀场,处于被观察的境况下,孩子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有学者评论,懵懵懂懂的孩子被毫无遮掩地“抛”到了镜头前,身心在潜移默化之间必然受到影响。不加克制的“真实”,必然造成伤害。
与年龄不相称的“成就感”并不真实
伴随真人秀等综艺节目的走红,“星娃”们参与的节目也成为许多卫视频道刷脸吸金的必争之地。《爸爸去哪儿》 第一季收视稳居全国第一,第二季首期节目全国收视率超过2.43%,吸引了3000万电视观众,一天内就有超过6000万的网络播放量。而王诗龄微博粉丝数高达890万,甚至超过她的爸爸王岳伦。面对如此巨大的“星娃”市场,《爸爸回来了》《我不是明星》《人生第一次》等节目,纷纷加入这场“刷脸圈粉丝”的资本大战。业内人士透露,明星参加亲子真人秀的开价一季已经过千万元,不少卫视频道打出“高投入高产出”的旗号,希望吸纳更多明星家庭的加盟。
作为亲子真人秀的核心要素“星娃”,更受广告商的青睐。这些“星娃”参与的广告,有不少只是勉强打出“家庭概念”:比如有某明星和女儿代言某点读机,有明星父子代言某感冒冲剂、厨具、旅游网站。在这背后,“星娃”的代言费甚至超过父母总和,一家三口的广告费有的已经高达1000多万元。
真人秀将孩子变成产业链的一环,让不少人为还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担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此次“限娃令”之前,去年9月起实施的新 《广告法》也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而这既是对荧屏上孩子的保护,也是对荧屏前看电视的孩子的保护。有专家认为:“过早引入成人化的评判标准,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和压迫。”无论是“星娃”参与的节目还是代言的广告,抑或是围绕高价代言和八卦展开的评价,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一方面,浸泡在与年龄不相称的竞争、攀比形成的情绪中,由此获得的“成就感”并不真实;另一方面,从小被过于“商业化”的思维方式裹挟,对孩子也是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