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到“日日红”,可走“伴手礼经济”的道路
那么,这些老字号食品如何才能从“网红”转身,真正变成“日日红”的大产业呢?
“不再仅仅满足于一时的排长队,由时令商品变成四季商品,构建起规模、稳定的生产、销售模式,方为致胜之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老字号转制企业所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李先生(化名)对记者说。
李先生告诉记者,国外以及中国台湾一些传统食品,从“时令商品”的属性脱胎换骨,如今变成广大游客离境时必买“伴手礼”的成功尝试就值得借鉴。比如,日本的“和果子”,它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视觉艺术:粉嫩的颜色、花瓣的形状,甚至是材料也取用樱花花瓣或盐渍的樱花叶。在日本机场,几乎每家店都有“和果子”卖,包装精致、造型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成为中国游客回国必带的商品之一;中国台湾的“凤梨酥”,原本也是一种传统食品,经过不断创新,已演变为结合西式“派皮”与中式凤梨馅料所制成的现代食品,外皮酥松化口,内馅甜而不腻,也是赴台旅游回来必带的“伴手礼”,还有牛轧糖、太阳饼……中国台湾每一个县区,几乎都有自己叫得响的“伴手礼”,“如果上海的这些老字号食品能够借助好‘伴手礼’概念,把一季生意变成四季生意,数倍于现在的市场规模是完全有可能的。”
值得期待的是,日前据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今年本市将结合“建设国际消费之都”的“十三五”目标,在全市开展“伴手礼”的遴选工作,这无疑是上海老字号食品脱胎换骨的一次重要契机。青团、鲜肉月饼、手工汤圆、蝴蝶酥、熏鱼熏蛋、年糕团、绿豆糕……只要把保鲜工艺跟上,把冷链技术跟上,把包装档次提升,把营销通路打开,再有“网红青团”这样令人“脑洞大开”的营销方案,何愁打造不出属于上海的“伴手礼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