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吐故纳新。在清明前夕,走在沪上各大食品店,总能觅到青团的身影。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今年沪上不少商家的青团都悄然涨了0.5元,但即便是这样,销售依旧比去年要增长10%左右。
青团毛利可达50%
“手工制作大青团,豆沙青团3.5元/只。”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沈大成青团销售柜台前,排着几十位顾客。“买了两盒豆沙青团,周末正好和家里人去扫墓,用得上。”市民王阿姨这样说道。
沈大成负责人周晓萍表示,今年沈大成的青团除了传统的豆沙馅外,还有荠菜鲜肉和三丁馅。“今年每种青团的价格都涨了0.5元。连续几年都没有涨价,如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所以今年涨价了。”据透露,青团作为沈大成的拳头产品,今年从年初八就开始销售。“早上7点开始卖至晚上8点,平时工作日一天就能卖出近2万只,到临近清明的时候销量还会继续增长。”记者在王家沙南京路总店看到,各种口味的青团也同样涨价0.5元。
而随着青团的市场接受度日益提高,南京路步行街上做青团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记者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看到,仅仅1公里的长度,就有近十家企业销售青团。其中,包括沈大成、新雅粤菜馆、真老大房等自产自销青团,还有泰康、第一食品等商家代销包装好的青团。
上海糖制食品协会副秘书长邹建国告诉记者,其实青团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一般毛利可达一半左右。这也是很多企业愿意去做青团生意的原因。”
麦青汁供应充足提升销量
“今年市场上的青团近9成都是用麦青汁着色。”上海乔康麦青种植园园长俞炳章这样说道。
据悉,作为上海唯一的专业麦青汁生产供应商,今年,乔康将产出1200余万斤麦青汁,比去年增长约2成左右。俞炳章告诉记者,按照每1斤麦青汁可以产出10只100克分量的青团来算,供应到全市的青团数量将突破一亿只。“这个总量甚至可以与月饼相媲美。”
事实上,由于去年11月份的持续雨天,对于冬小麦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最终的小麦利用率仅为70%,也间接导致了麦青汁的价格有了5%左右的增长。“这可能也间接造成了终端零售价的上涨。但总体来看,是一个量价齐升的局面。”
王家沙副总经理赵晓宇告诉记者,现在王家沙青团的销售已经同比增长了10%。“往年3月份下雨天较多,今年天气比较暖和,也进一步拉动了消费。预计清明节前夕,日销量就将超过10万只。”
周晓萍指出,麦青汁的足量供应,也给了市场销售更广阔的销售前景。
转型小点心存困难
鲜肉月饼、黑洋酥汤团……这些曾经的节令性食品,如今都已成为了日常小点心。有消费者甚至戏称鲜肉月饼为“肉饼”,因为其一年四季都能买到。那么同样作为节令性商品,青团有没有可能也成为下一个鲜肉月饼?
事实上,这个设想仍然有实现的难度。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每年销售青团期间正值小麦和艾草可以用来打汁的“黄金时期”。“时间提前了还没长成熟,时间久了,艾草就老了,榨出来的汁都有残渣,而温度升高后,麦苗长大了就长粮食了,此时再去收割肯定不舍得。虽说麦青汁可以冷冻储存,但是从口感上,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周晓萍表示,沈大成的青团要卖到5月中旬没有麦青汁供应了才结束。“青团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还是不错的。”不过,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青团作为时令性食品,是清明节的“标配”。但是受制于糯米产品本身的属性,再加上江南地区的风俗习惯,想要让其成为日常小点心,仍然存在难度。“过了清明,端午节大家都去吃粽子了,从节令性食品的习惯上来说,也较难实现全年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