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其俊 李静
昨天召开的市总工会十三届七次全委 (扩大) 会议调整了领导班子,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兼职副主席,援藏干部担任挂职副主席,补选的38名委员中有32人来自基层一线,很多来自“小三级”工会和非公企业工会,市总工会更“接地气”了。本报记者专访其中的三位,请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和“任职宣言”。
朱雪芹:把工会“利好”传递给农民工
一身职业装,自信干练,中日合资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朱雪芹,当选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后,谈起未来的工会工作,满是激情和憧憬。
20年前从徐州老家来沪找工作时,“曾受过工会的‘恩,”,如今,从缝纫工成长为公司销售主管和技术骨干、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朱雪芹,工作之余,就忙着帮助和服务其他劳动者。2009年,在普陀区总工会的帮助下,朱雪芹在沪西工人文化宫成立“朱雪芹工作室”,请来律师和志愿者“坐堂”帮农民工找工作,提供劳动纠纷等法律政策咨询,几年来,受益人群越来越多,工作室名气也越来越大,连外省市的劳动者也慕名前来求助。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朱雪芹更忙了:到劳动者中间深入调研,探访农民工,与进城“农二代”结对子,帮扶困难职工……每年全国“两会”,她都会提交关于农民工等基层劳动者的议案。
任职宣言:我是一名农民工,一直在基层工作,我了解农民工和一线劳动者的境况和心理,我会通过市总工会这个平台,到不同行业和区域调研,搭起一座桥,把劳动者的需求和呼声反映出来,把工会的“利好”传递给基层劳动者。我也关注农民工进城后的教育培训和进城“农二代”的心理健康等问题,会在这些方面做更多工作。
马健:专业化工会干部频获职工“点赞”
马健是浦东新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开发园区总工会副主席、金桥开发区科技研发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当选市总工会委员后,他直言:“感觉责任沉甸甸的。”
作为浦东新区250余名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中的一员,2011年3月以来,马健扎根基层一线,用“体制外”、专业化的工作方式,筹划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维护职工权益、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等,频获职工“点赞”。金桥的职工多来自“两新”组织,年纪比较轻,思维都很活络,让他们走近、认可并参与工会活动,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马健和同事就主动走到职工中间,做调研,“把脉”职工的想法、需求,琢磨出很多“精准化”服务和活动。
任职宣言:以后,我会“点对点”地第一时间把开发区职工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反映到市总工会,把好政策、好理念带回开发区。我会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的工作,面向并扎根基层,职工想到哪儿,工会工作就做到哪儿,精确地做实事好事,让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薛鸿斌:完善集体协商,塑造和谐劳动关系
薛鸿斌是日资企业上海东洋电装有限公司的工场长、工会主席,当选市总工会委员后,讲起未来工作打算,他思路清晰、严谨、理性,显然已经过深思熟虑。从1998年任公司工会主席至今,每年春季,薛鸿斌都会代表职工与公司管理层进行集体协商谈判,事关职工工资福利等。他从不敢怠慢,谈判前会做很多功课,但常常苦于渠道和信息有限,难以了解其他日企员工的薪资待遇状况,而在华日企老板间的联络却很密切。信息不对称,让他感觉很“憋屈”。“有了市总工会的平台,工会间的互动交流增多,可以更好维护职工利益。”薛鸿斌说。
薛鸿斌的工会工作能够获得职工和公司双方的认可,源于他的严谨和理性。“集体谈判不可漫天要价,要有理有据,双方协商后用契约达到平衡和双赢。”
任职宣言:在工作场合,职业病防护和劳动环境改善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接下来我会多关注此类问题,为职工群众的健康鼓与呼。另一方面,将继续完善集体协商机制,促进劳资双方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