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住建部官网刊发了文章《住建部新闻发言人:正确理解“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表示“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并不是“一刀切”,更不能简单理解为“拆围墙”,尤其是“逐步”二字,有计划,有轻重缓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制定细则,肯定要听取市民意见,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居民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自此,我国长期延续的封闭小区居住模式是否会改变?住宅安全如何保障?针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宜居城市的参数:一平方公里至少有100个街口
街区制是对世界城市规划经验的总结,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以“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为目标,形成“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
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影响了路网的布局,形成了“丁字路”、“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出行。城市规划里有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等几个层级的概念。通常一个居住区大约10平方公里,居住区再切割成若干居住小区。我国很多城市的公共道路都停留在居住小区这一级别,更小的组团内部道路一般为业主私有。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中科院院士郑时龄认为,此举是为改变北京大院、上海庄园式小区与城市隔断的城市空间,将“藏”在封闭空间内部的小路释放出来。
街口数量是宜居城市的参数之一。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介绍称,如果一平方公里有100-120个街口,马路虽狭小,但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到处分布,“小而强悍”,例如纽约的街区。
小区变街区,催生出“集约化经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推进街区制社区,总体上符合新型城镇化下城市规划和对城市病治理的需求。街区制和封闭式的鲜明差异,就是社区内的配套逐渐等同于城市公建配套,居住和商业、各种城市活动集中融合,银行、超市、商业街、医院、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有助于充分利用社区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
空间的领域感:石库门所设计出的安全效果
暂且抛开“拆与不拆”的无休止争论,或许我们更应厘清“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所蕴含的更深层社会意义,它更体现了城市微循环畅通的社会价值。城市犹如一个个相互联系的“活体细胞”组成,“活”更包括人与人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学界针对封闭社区模式的讨论历来甚嚣尘上,社会学家的角度更令人耳目一新,封闭导致的后果将是社会隔离。
在充分能动的市场机制下,房价决定了同小区住户的收入、阶层相似,社会空间强调的是社会结构,投射于物理空间里,就会变成社会融合的干扰阻力。为了保证社会关系呈非分裂状态,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出台的文件,甚至规定了同一空间内贫富、种族的比例。
小区对外开放,治安无疑最令人忧心忡忡。在同济大学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伍江看来,石库门是兼有开放性和封闭性的最好例子,而这种封闭性,不是靠围墙,而是来自空间本身的“领域感”,即通过设计规划,产生出了非常巧妙的安全效果。“石库门的重要价值是提供了非常适合于城市特点、提供友好邻里氛围的居住模式,而非我们在表面上所理解的历史文化。”
在新建的街区制小区中,不妨参考石库门的丰富空间层次。伍江将之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主弄相当于公共空间,和外面没有多大区别,接下来的支弄、门户使空间越来越纵深,人际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在这种熟人社会里,“里”和“外”的界限就被空间的“领域感”划分出来,使得陌生人宛如步入迷宫,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完全是自由天地。
东斯文里为上海现存最大的石库门,成片是最为可贵之处。伍江表示,目前正呼吁把这片区域全部保护下来,正在做方案,也具备打造开放式小区的诸多要素。
公共服务的管理归属:可考虑政府收买方式
正如住建部发言人所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兼顾民意的基础上制定细则。因为小区变街区,从私有变公共,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
在伍江看来,关键是要解决公共服务的管理归属。公共服务理应由政府承担,政府可以在像地铁、大剧院这样的服务产品中给予巨大投入,当然也应该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供给中加大投入,比如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将原属私有的空间(通道)收买下来转化为公共空间,或分时段收买而转化为准公共空间。
严跃进建议,前期试点中不宜“一刀切”,可发动目标小区自愿申报,以优化社区生活环境为前提进行相关改建。规划设计新建小区时,应考虑如何在路网密度提升的情况下,确保人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街区制住宅项目可能会引发社区管理模式的里程碑变革,开放式社区的管理模式需加快跟进。对于要逐渐开放的小区和单位大院,就小区内的配套来说,如果要等同于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可能要涉及到土地使用税费的补偿或退还等,相关物业费也需随之调整。
文汇网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