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设施突出国际性
与本馆“和而不同”,更突出国际性和时代特点,这是新三大文化设施的共同特征。
上海图书馆本馆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包括资源展示、专题研究、学术交流、创新体验、国际文化五大空间。建成后的上图东馆,将新增读者座席数4000个,新增馆藏书480万册,年接待人次预计400万人次。上图东馆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打造国内唯一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为一体的上海科学文化中心。上图东馆还将与国际知名图书馆对接,实现信息资源互通,达到世界级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此外,新图书馆将更加强调开放交流功能,成为市民的“书房、客厅、工作室”。
上海博物馆本馆
上海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博东馆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融合多个艺术门类,突出书画、工艺藏品优势,与本馆以青铜、陶瓷为重点的中国古代艺术专题陈列相互呼应,形成上海博物馆“两馆一体、联动东西、特色清晰、相辅合璧”的总体格局。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新博物馆将打破以文物材质分类设展的传统,更加强调故事讲述,比如开设“一带一路”文物特色展等。
上海大歌剧院则将以国内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为目标,力争建设成为世界级专业歌剧院。大歌剧院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接待世界优秀表演艺术团体演出的条件和能力,且能实现在不重复拆装台的情况下多台剧目的轮换演出,主要服务于歌剧、芭蕾舞剧的演出,兼顾歌剧情景音乐会。
城市文化空间新格局
上海在公共文化新布局上出手不凡,体现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决心。
上海市委宣传部发改办主任胡明华说,“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在文化设施空间布局方面,上海将通过聚焦功能,提升能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设施,逐步形成“一轴双心、沿江沿河、一环多圈”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同时拓展文化活动阵地,完善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
根据“十三五”规划,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将选址浦东花木区域,与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一轴双心”中的上海浦东花木文化新枢纽。上海大歌剧院则将选址世博后滩地区,打造上海“沿江沿河”文化新地标。胡明华说,这三大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选址浦东,是完善上海城市文化设施布局,加快构建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也将为浦东建设科创中心、实现二次创业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