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时代的心酸喜剧
上海“豪宅”真正的突飞猛进,确实要到去年,也就是2015年。不少机构把2015年称为“豪宅元年”,统计数据纷纷显示,上海的“豪宅”成交连创新高。真的有这么多“豪宅”吗?是,也不是。
从价格来看,当然是的。中原地产的分析报告里,一直有一个“豪宅”板块。分析师说,从五六年前有报告开始,就把单价4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楼盘,归为”豪宅“。但去年,他们发现这个板块有点装不下了。中环内,乃至外环内,哪里还有4万元/平方米以下的房子?结果自然全是“豪宅”。
从装修配套来看,应该也是。全装修早已是业界趋势,越来越高的价格想让业主买单,高品质的装修必不可少。这从房型上就能看出来——如今90平方米的一房,130平方米的两房、180平方米的三房不少,横厅、中西厨、全套间、朝南主卫、男女主人衣帽间分开,都不稀奇。许多人看房前觉得“这地方也要卖6万”,看房后,居然对美好生活一憧憬就签了约。
要说不是,当然也有道理。其实,一座城市里,哪来那么多的“豪宅”?有刻薄的公众号,早就界定了上海“真·豪”的居住范围,无非是小陆家嘴、外滩-淮海路沿线,再加虹桥别墅区。新江湾城、大宁、花木、碧云、徐汇滨江、虹桥商务区,这些炒得火热的板块,依托的只是先进的整体规划和优良的配套设施;但从位置和底蕴来看,与其说是“豪宅”,不如说是理想的中产阶层居住社区。
事实上,包括中原地产在内的机构,在专业报告里早已对上海的“豪宅”标准作出修订:全市成交总价的前3%,或是单套价格在2000万元以上。能买得起“豪宅”,过去是金字塔尖的一小群人,现在仍是金字塔尖的一小群人。
(作者:方鹿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