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锻造春秋霸主,也铸造出锋利无比的君王宝剑。近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的 《水乡泽国———东周时期吴越历史文化展》,将观众带进了2500多年前吴越争霸的战场,誉满天下的“吴王夫差铜剑”“越王勾践剑”等稀世宝剑寒光闪闪,熠熠生辉,让观众大饱眼福。这是长江流域文化的代表———吴越文化在我国内陆地区的首次展出,吴越文化与秦文化在此交相辉映。
由秦陵博物院和上海、南京、浙江、安徽、苏州、无锡、绍兴等省市博物院(馆)联袂推出的这一展览,荟萃了吴越地区115件青铜器、陶瓷器和玉器等精品文物。
在铸剑历史上,东周时期吴国、越国的兵器制造技术享誉天下。现如今,留存于世的吴王光剑、“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等,其上几何暗花纹铸造技术、剑首同心圆纹饰制作技术、复合剑制作技术,堪称青铜兵器制作技术的“三绝”。
宝剑轻轻一划,一叠宣纸瞬间一分为二
展厅中央的“吴王夫差铜剑”别名“吴老大”,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的一件,堪称国宝。该剑早期流失到海外,后被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夫妇从日本购回,去年被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
尽管时隔2500年,这把宝剑依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苏州博物馆副馆长、文物征集委员会主任程义告诉记者,苏州电视台最近记录下了宝剑切削宣纸的绝活,剑在16层宣纸上轻轻一划,一叠宣纸瞬间一分为二。而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也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创造过切划20多层宣纸的纪录。
程义说,国内目前公认存世的“吴王夫差剑”仅有9把,分别入藏上海、山东、山西、安徽、河南等博物馆,其它几件或保存状况不好,或出土时已残缺,有的已锈蚀得不成样子。据报道,全球目前有20多件“吴王夫差剑”,都是吴王夫差下令铸造的。“可以非常确切地说,我们博物馆和考古界认可的只有9件,其它只能见到图像,没有见到实物。”
细看眼前的“吴王夫差铜剑”,通长58.3厘米,剑身宽5厘米,剑格宽5.5厘米,剑茎长9.4厘米。剑身覆有一层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靠近刃锋处剑身明显变窄,双刃呈弧线。剑格作倒凹字形,装饰有兽面纹,镶嵌绿松石,一面已佚。圆茎实心有缠缑痕迹。茎上有两道凸箍,箍上有纤细的凹槽,遗存少量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多圈精致峻深的同心圆凸棱。再看那剑身近格处,两行“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清晰可见。
程义说,这是他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首次破例出馆展出。平时装在木盒里,不敢碰,“每次触碰,我们都小心翼翼,它真的太锋利了,一不小心手指就会被划破。”之所以没有立起来摆放,是怕不小心折断。
记者获知,吴越的兵器制造技术当时享誉诸国,吴钩越剑成为精良兵器的代名词,屈原 《国殇》 中即有“操吴戈兮披犀甲”之句。记者在展厅发现有几把不同时期的越王剑,不少还带有珍贵的错金鎏金铭文,有上海博物馆馆藏的“越王不光剑”(“越王不光”即越王州句之子);有苏州博物馆馆藏的、迄今保存绿松石原貌最完整的越王剑“越王者旨于赐剑”(“越王者旨于赐”即越王勾践之子);有吴越兵器铭文的代表作———“越王州勾剑”(“州勾”即越王勾践之曾孙);有绍兴博物馆馆藏的“越王不光铜剑”(剑格两面和剑首底边上有错金银鸟篆文20字),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
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曾特请龙泉宝剑铸剑师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削铁如泥的宝剑。程义说,这些剑不一定全都是吴王夫差自己用的,有的是赏赐给有军功的大将,有的可能作为礼品赠送给他国;也有的可能类似于兵符,是调兵遣将的权力象征。
现代科技破解宝剑数千年不锈之神奇
吴越争霸人尽皆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灭吴的历史,耳熟能详。“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国墓中,这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该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重875克,出土时完好如新,锋刃锐利。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布满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两面用蓝色玻璃镶嵌着精美的花纹,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研究认为,“鸠浅”就是勾践的名字)。作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曾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展出。2013年,国家文物局发文将其列入“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地处长江下游的越国国君之剑,怎么会出现在长江中游的楚国墓中? 对此,有人提出“嫁妆说”,这把剑是越女嫁楚时的陪嫁品,因为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个贵族,成了这个贵族的随葬品;也有人认为,这是楚国缴获的战利品,因为越国后来被楚国所灭,楚国出兵时缴获了此剑,带回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越王勾践剑”为何深埋地下2500多年而不锈?它是如何铸造和防锈的?专家研究发现,该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耐高温的稀有金属,提取十分不易。
湖北省博物馆曾与有关单位协作,在复旦大学的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利用原子核研究所提供的检测设备,对该剑进行无损伤测定研究,解开了谜团。勾践剑的剑身含铅、铁较低,它们又是锡和铜的杂质元素,剑格使用了含铅较高的核心制作,流动性较好,容易制作表面装饰,剑格表面经过了人工氧化处理,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保持花纹的艳丽。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与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这种复合金属工艺世界上其它国家直到近代才开始使用,而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用了。
此外,该剑出土时紧插于黑漆木制剑鞘内,在剑鞘的保护下,又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中,所处的环境与外界基本隔绝,这也是该剑没有生锈的重要原因。
“铸造兵器的工匠就是当年的科学家!”
来自台湾“古越阁”的王淑华,是记者见到的一位特殊观众,她和先生收集、研究青铜器已经20多年。去年,“古越阁”的58件文物进入苏州博物馆,其中31件为捐赠,27件为征集。她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些铸造兵器的工匠就是我们当年的科学家!”“在很久以前,我们中国就有了四大发明,我们华夏民族就已经掌握了国防科技的这些配比,西方国家的人士非常讶异! 我们华夏民族的科技实在是太傲人了!这个展览告诉我们,和平是多么重要啊!”
王淑华说,“在东周春秋战国,那时是青铜器时代,兵器制作的科技水准就高得惊人。我们国防军备在冷兵器时代是以剑作为代表的,当然脱离不了吴越文明,在那个青铜时代,我们就在防锈处理、文字构造、美术铸造、装饰艺术和鎏金工艺上,在青铜兵器上达到了巅峰。秦俑坑中的青铜兵剑,尽管只有80多厘米长,但每把剑的剑茎部分都在8到9厘米,圆盘剑首,一字型的剑格和圆盘形的剑首,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施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科技。秦俑坑中挖出来的铜剑,一整柄铜剑有窄有宽,你看窄的地方就一定较厚,比较宽的地方会比较薄。”
(本报西安1月2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