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开出售尼厄嫩墓地的十字架》,1885年
②《播种者》,1888年
③《阿尔勒附近的花田》,1888年
④《绿色的葡萄园》,1888年
编者的话
没有人会否认,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世界上最才华横溢且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大师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大众眼中的他,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艺术疯子。“你看看自己,你又不是瞎子,那刺眼的黄色,完全是杂乱无章。”同为艺术家的高更也曾对梵高这样说。
近日引进出版的《梵高手稿》,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安娜·苏从梵高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出150多封,并配以信中提到的250多幅画作手稿与草图,纠正了梵高的“疯狂”形象。比如,他曾苦练素描等基本功,对透视、比例、阴影等技术细节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他以米勒作为自己从艺路上的精神导师,立志当农民画家,就像农民耕作土地一样耕耘自己的画布。
通过这些书信与画作,人们看到的是梵高独到、敏锐的观察力,而非疯子式的胡言乱语。这样的梵高,人们或许不熟悉,却分外真实。
从艺路上,他曾是循规蹈矩的学徒,对于透视、比例、阴影等技术细节,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
人们熟悉的梵高画作大多不按常理出牌:笔触粗犷,物象变形,色调明亮得近乎刺眼。事实上,从艺路上,梵高循规蹈矩、自学成才,苦练素描等基本功,对透视、比例、阴影等技术细节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
梵高在艺术代理商、老师、传教士等工作岗位上逐一碰壁之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下定以绘画为生的决心,约在26、27岁,这个年龄不算年轻了。为这一疯狂梦想提供坚实经济支持的,是弟弟提奥。这份兄弟情谊,是梵高一生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亲友关系,是他情感、思想和经济上的支柱。由此,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梵高绝大多数信件都是写给弟弟的。这些信件涉及梵高作品构思、创作中很多巨细无遗的片段,并且时常提及要钱或者确认收款的内容。
习画早年,梵高迫切想要画出像样的、卖得出去的画,目的很单纯——这样可以维持生计。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掌握技术,比如作为重要基础技能的素描。在接触油画和色彩之前,梵高经过了一年多素描的强化练习。约翰·马歇尔的一本《艺用解剖学》,是他常用的参考书,书里有大量关于手足等的解剖示意图清楚实用。从骨骼到肌肉,正面到背面,为了把绘画中的透视法练好,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去钻研,自己也说“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极大的耐心”。他甚至想到从兽医学校弄些解剖示意图,比如马牛羊,然后按照画人体解剖的方法去画它们。
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梵高习画过程中坚定践行的法门。1880年8月20日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我深感去学习大师们人物画法的必要性,比如米勒、布雷东、布里翁、鲍顿等。你认为他们的素描怎么样?我这个主意怎么样?”1880年9月7日他则在信中很确定地提到,“我认为目前临摹一些好的作品比毫无根据地一味乱画要好得多。关于《播种者》,我已经临摹了五次。两幅小的,三幅大的,我还会再画一次,我对这组人物形象简直太着迷了。”
在画画这件事上,梵高算不得天赋异秉,至少从早期的作品来看是这样。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时常表露出对于习作的不满,比如“还是有些笨拙,不自然”、“画风景的时候,总是有些地方画得太写实了”。在他看来,若想画出满意的画,没有捷径,“只能通过辛勤的工作”,并且“不可一日不画”。
苦练基本功的阶段,梵高已经表露出对于绘画独立的思考。他曾提到,“写生时关注太多的细节而忽略了重点,可不是件好事情。果然,最近的画验证了这个说法。这就是我为什么又要学习巴尔格技法的原因,他的画线条强劲有力,轮廓简单优雅。”他也认识到,“坐在模特前时,抓住他们简单而独特的线条简直太难了。这些线条简单到用钢笔就可以画出轮廓,但我得反复画,因为抓住主要线条太难了,不是三笔两笔就能见其本质的。画好线条的要诀是要让线条自己说话,让它们奔涌而出,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着迷于描绘乡村生活以及播种者、犁田者等田间地头的体力劳动者,画面中似乎能让观者闻到培根味、烟味、蒸土豆的味道
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给了梵高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和创作灵感。他的信,无论寄自伦敦、海牙,还是欧洲北部,无不充满对周围环境诗情画意的描绘。
阳光下、和风中,面对真实的生活场景写生,梵高时常感觉停不下来,他将这一过程比作赶羊群,“一旦有几只羊过桥,其余的羊就会跟着过去。我一定要不断地画下去,画挖掘者、播种者、犁田者、男人和女人。”比如这封1881年9月写给弟弟的信,梵高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我画了一个拿着铁锹的农民,即挖掘者,至少画了五次,各种姿势,还画了两张播种者,两张拿着扫帚的女孩。还画了带着无边呢帽削土豆的女人,靠着曲柄杖的牧羊人,最后还画了生病的老农,坐在炉火边的椅子上,用手抱头,胳膊撑在膝盖上。”
梵高笔下的人物形象,总是在劳作。这是他在创作中格外强调的,尽管他承认画面表现放松状态下的人更具美感。梵高这样向弟弟解释:“画静态的人物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而表现行动则非常难。况且在很多人看来,表现前者比其他主题更有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不应该掩盖真相,真正的生活中劳多逸少。所以,我一定要努力描绘真实的状态。”
人物画的练习,也间接地促进了梵高的风景画创作。他意识到,“如果在画剪枝的柳树时,把它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去画——当然,它本来就是——环境也随之变得更与之契合,你需要全神贯注地盯着这棵树,直到它的生机显露无遗。”
画画是件苦差事。为了画拾荒者,梵高一连好些天凌晨四点就出门观察拾荒者;为了画好马匹,他则特意去垃圾场找来一匹老马。梵高也时常苦于没钱请模特。一个45岁左右的女人,和她大约13岁的女儿,还有一个更小的孩子,是他早期画作中最常见的模特。虽然他们都是穷人,但梵高特别告诉弟弟,“他们愿意为我当模特,让我感激不尽”。
描绘乡村生活或是田间地头的体力劳动者,梵高眼中的最高境界是能让人闻到培根味、烟味、蒸土豆的味道,总之不会有优雅的香气。在他看来,“闻得到粪味的马厩才算是真正的马厩。如果田地里弥漫着成熟的麦子或土豆的味道,或是鸟粪和肥料的味儿,只能说明这是真实的,尤其是对城里人来说,他们会从这样的画里受益良多。”
艺术偶像是米勒,临摹米勒的画作不下百幅。这样的临摹蕴含了强烈的诠释元素,更像是翻译,而不是模仿
梵高在给弟弟的数百封信件中,“米勒”是一大高频词。对,就是那位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以表现农民题材著称。习画伊始,米勒就是梵高的精神导师,并且无论日后梵高自身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米勒之于梵高,始终是明灯一样的存在。米勒对于农村生活深情而庄严的描绘,对梵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80年直至去世前,整整十年间,梵高无间歇地临摹着米勒的画作,数量不下百幅。比如1889年11月2日他在信中告诉弟弟:“你寄来的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我画完了《灯下做针线活的女人》,现在正在画《挖掘者》,还有穿夹克的男人,20号画布,还有一小幅《播种者》。”
观梵高的这些临摹之作,人们会讶异地发现,作品蕴含了强烈的诠释元素,明显烙上了梵高的印记。1890年1月,因精神失常而住进精神病院的梵高,还曾在信中流露出这样的清醒:“我应该去临摹一些米勒的画,那些他自己没时间画成油画的作品。不过,我想再次强调,以他的素描或者木刻版画为基础来画油画,并不是简单纯粹的抄袭。这更像是将明暗对比的黑白印象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色彩的语言。这最后的三幅(临摹的《一日之时》)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干透。一旦你看到它们,就会明白创作它们必然是出于对米勒深厚而真挚的仰慕。而且,不论日后被批评或者被蔑视为抄袭,这些画的作用会依然存在:这样的创作是为了让米勒的作品更方便被大众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梵高崇拜米勒,崇拜的并非米勒写实的表现手法,而是米勒画面中无限趋于真实的悲悯情怀,一种情感真实。他意识到,米勒画的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不是经过简单观察与分析后的客观事物,而是感受到的事物。真正的艺术大师莫不如是。他曾说,“要是我笔下的人物看起来很美,那我倒要绝望了;我才不想让他们看起来仅仅达到学术上的正确。”而梵高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画出这种不准确,比如偏差、修正或者改变真实,他坚信那一定会比绝对的客观更公正。
梵高成熟期的作品如“向日葵”系列、“鸢尾花”系列、“星空”系列、“麦田”系列,看似与米勒渐行渐远,实则与米勒殊途同归:他始终让情感指引着自己的绘画创作,有时这情感太过浓烈,简直像是借由一笔一划迫不及待地倾泻而出。这是真正能够打动观者的画,所要表达的,不是无病呻吟的忧郁,而是发自内心的哀鸣。
相关链接 梵高信中那些他画过的画
梵高一生中画了很多画。关于这些画,艺评家说得太多,而很少有人知道,梵高自己是如何看待它们的。还好,在留下的信件中,几乎每一幅自己画过的画都被梵高用如诗般优美的语言细细描述过,让人得以窥见这位艺术大师创作过程中闪现的那些灵光。
《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这幅画很暗,比如说,白色部分基本上没有用白色颜料,而只是简单用了红蓝黄混合的中和色,这里用的是朱红、巴黎蓝和拿波里黄。混合的颜色呈现相当深沉的暗灰色,不过在画里恰巧呈现出白色的效果。
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画的主题是一盏小灯点亮的灰色场景。灰色亚麻桌布,烟迹斑斑的墙,女人们还戴着在田间劳作时戴的满是灰尘的帽子,所有这些,当你眯着眼睛去观察,它们在灯下的颜色就呈现为更加暗沉的灰色,而灯,尽管是橘黄色的,看起来似乎比白色还要亮好多。
还有肤色,如果只是匆匆一瞥、不假思索,那皮肤看起来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肉色。当我刚开始画的时候,我混合了赭黄、赭红和白色来表现这种颜色。可是那个颜色太亮了,一点都不对。所以要怎么做呢?本来我已经精心画好了头部,但是立刻又狠下心来重画,现在你看到的颜色更接近带着泥土的土豆色,当然是没削过皮的那种。
其时,我想到了一句对米勒画的农民最准确的评价:“他笔下的农民看起来好像是用他们耕种的土地画的。”我看着农民们忙进忙出地劳作,脑子里一直浮现这句话。
1885年5月初
“播种者”系列
这两天都在画播种者,已经全部重新画过。天空是黄绿相间,大地是蓝紫色和橙色相间。我坚信这个绝妙的题材是值得画的,并且希望有一天能被画下来,不论是我还是其他人。
米勒的《播种者》是色彩浅淡的灰,恰如伊斯拉尔斯的画一样。
那么,现在有可能用黄和紫的对比来画播种者吗?——是或否?当然是可行的!那就这样做吧!就像老马丁说的——“杰作是由你创造的”。可你一旦着手去做,又会沦陷在蒙蒂塞利那种形而上学的色彩理论里,头晕目眩,这棘手的困境,但凡有些能力的人都想摆脱吧。
1888年6月28日
《拉马丁广场的夜间咖啡馆》
今晚煤气灯点亮后,我可能就要开始画我住的这个咖啡馆内部了。
在这里被称作“夜间咖啡馆”(这种咖啡馆在这个地区很普遍),通宵营业。那些“夜行客”没有钱投宿或者醉得太厉害而被拒绝的时候,可以在这儿挨一晚。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所有这些——家庭、故乡——或许在幻想中比在现实中显得更有吸引力,我们在现实中没有家庭和故乡,也过得不错。我总觉得自己像个旅行者,要去向某地,朝着某个终点。
若我能感知到这个地方,这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终点,那么对我来说似乎更加合理,也更真实。
1888年8月6日
《夜间咖啡馆》
在我的《夜间咖啡馆》里,我尝试去表达这样一种感觉——咖啡馆是一个让人毁灭、发疯、犯罪的地方。我尝试去诠释黑暗的力量,通过一头扎进这地方,通过雅致粉、血红、酒红、路易十五的柔绿和韦罗内塞绿的对比,通过和深深的黄绿和蓝绿的对比——所有充斥在这个暖炉的淡淡的硫黄色。
1888年9月9日
《盛开的杏花》
我已经开始画一幅画了,可以挂在婴儿的卧室里:大幅的白色杏花盛放在蓝天下。
约1890年2月20日
工作进展不错——很快你就会看到这幅油画,盛开的杏树枝条,这也许是我迄今最好、最细心的作品,作画时我感到很平静,下笔也没有丝毫的犹疑。
1890年4月
“向日葵”系列
融化这些金色和花卉色彩的颜料需要足够的热量,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事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精力和专注力。
1889年1月23日
“星夜”系列
我画了一幅橄榄树的风景和一张星空的新作品。
尽管我还没见过高更和伯纳德的最新作品,但我觉得刚提到的这两幅作品会给人相似的感觉。
当你观察这些画和常春藤的时候,可能会更好地理解高更、伯纳德和我时常谈论起的那些萦绕我们心头的想法。这不是回归浪漫主义和宗教思维的问题——一点都不是。但是,通过向德拉克洛瓦借鉴——并非流于表面——通过色彩和那种自然流露而不是追求精准的绘画风格,是可能表现出比巴黎远郊或夜间俱乐部更纯洁的乡村自然的。
1889年6月17日或18日
“鸢尾花”系列
我在画一幅明绿色背景里的玫瑰,以及另外两幅大束的紫色鸢尾花。其中一幅是粉色背景,绿、粉和紫的组合产生了一种融洽温和的效果。与此相反,另一幅画中,紫色的花朵从醒目的柠檬色背景中脱颖而出,花瓶和桌面则是更深的黄色调,造成了一种奇妙且不相称的互补色,而这种对比又互相增强了彼此。
1890年5月11日或12日
“麦田”系列
我一回到这儿就开始工作了——尽管我几乎拿不稳画笔,但是我对自己的追求了然于心,到现在已经画了三幅大的油画。
画的都是暴风雨天空下漫无边际的大片麦田,我在传达悲伤和刻骨铭心的孤独感时,非常得心应手。希望你们很快就能看到——因为我希望可以尽快把它们带到巴黎去,因为我觉得这些油画可以将那些我无法用文字表达的都告诉你们,让你们知道我在这田园中所发现的盎然生机。
约1890年7月10日
摘自《梵高手稿》([荷]文森特·梵高著,[美]H.安娜·苏编,57°N艺术小组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