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桥街道举行“绿色账户”培训会。
早在8年前,五里桥就辟出专门楼栋,为活跃、服务于社区的十多个社会组织安了家,建起了“大本营”,取名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如今,在社区治理的大背景下,这栋三层小楼被不断“刷”成新版本——能量扩容,入驻各类社会组织27家;能级提升,“大本营”来了“司令”,委托上海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对入驻的社会组织进行统一的专业管理,充分发挥“大本营”培育孵化、资源整合、规范建设、交流合作的功能。
对此,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静看得清晰:社区治理中的一方重要力量就是社会组织,如何管好、用好他们的能量,考验的是街道的能耐。
为社会组织成长让渡空间
今年,街道投入定向委托、购买服务等专项资金80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22个。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不该管的事情予以剥离,把更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事项移交给社会组织承接。同时街道制定了《五里桥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办法》、《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实施意见》、《社区公益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明确购买范围、规范购买流程、强化绩效评估,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在上海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专业管理下,各社会组织也建立了内部治理机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则建立管理办法及人事、信息披露、财务管理等制度;健全政府、公众及第三方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督评估机制。
目前,落户街道的27家社会组织中,社区生活服务类7家,社区文体活动类3家,社区公益慈善类14家,社区专业调处类3家。
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街道注重分类指导。比如,通过公益宝、“双向认领”等平台,鼓励各类成长型组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甚至走出辖区,跨区域投标,提升汲取资源的能力;对于萌芽型组织,街道从人员、场地、经费等各方面予以资源倾斜,如设立了30万元公益创投种子基金,指导其建立项目方案,参与社区自治,牢牢扎根。
从“俱乐部产品”到“公共产品”
完善的培育机制,充分激活了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目前,已有4家组织承接市、区层面12个服务项目,涉及资金200余万元。如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承接了杨浦区“困境青少年服务项目”、睦邻中心托管项目,阳光馨语创投承接了市慈善基金会的“呵护青春”青少年服务项目等。
社会组织自身管理、专业能力也显著提升。街道城市爱心共助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获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今年又有老年日间照料站、文化活动中心、社工事务所3家社会组织通过5A初评。
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居民生活的“立体”空间。如洄澜心理咨询中心为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德同宜居服务社承接协助业委会换届项目并为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提供咨询、培训、调解服务;互联星空信息化协会开展了“白领午餐地图”、“白领健康行”等活动。城市爱心共助会还推出助医助学、扶危济困、赈灾救助等个性化帮困项目。
以往,社区草根组织大都是因共同兴趣爱好聚集形成,多以“自娱自乐”或“俱乐部产品”为主,但随着组织不断完善发展,他们逐步介入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如文体团队联合会为社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老年协会则承接了社区30个邻里点的服务管理;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五年来,扶持创业企业51家,带动就业517人。
完善社区治理格局
繁茂的社会组织,令街道各职能办公室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脱身,由以往依托居委会跳“单人舞”向政府搭台、社会组织“共舞”转变,更迭了政府的治理观念和方向。更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自然嵌入社区共治——社会组织的民间性、草根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使其更能了解社区需求、提供更接地气的产品,更易接近群众、获得认可,成为社区共治中多元利益表达、议事协商的重要载体。比如,在街道推进区域单位和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双向认领”机制过程中,众多社会组织就参与了社区需求调研、促进项目协商对接等。
而社会组织自下而上的生成途径则决定了它明显的需求导向和自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在锻炼居民基层民主协商和有序公民参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社区良性治理的重要载体。比如,在新途健康服务促进社支持下,社区30岁左右的全职妈妈组成了超能妈妈团,该组织致力于推动亲子互动交流,助力儿童习惯养成的“盒子计划”项目获得了市妇联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创意赛一等奖并获资金支持。聚焦在职党员、中青年群体需求,推出“活力夜跑”等项目,使一大批年轻在职党员及居民骨干参与到社区各类活动中来,并建立“紫荆充电宝”在职党员群等中青年自治团队。